類比戰術(1 / 1)

“請問對方辯友,什麼是‘智’?”

李慕陽:智就是聰明機靈、頭腦靈活、認識先進的意思。

大師:好,那麼明智是不是一種智?

李慕陽:明智?……算是吧。

大師:什麼叫“算是”,想清楚了再說,這是在辯論!

李慕陽:明智是智。

大師:理智是不是智呢?

李慕陽:理智……也是一種智。

大師:機智是不是智呢?

李慕陽:是智!

大師:看來對方的智真是無所不包啊,隻要帶一個“智”字就是智,那麼——弱智是不是智?

李慕陽正在吃晚飯,差點沒把一碗下肚的麵條給噴出來,怎麼問這種問題啊。“弱智當然不是智。”

大師:可是剛才對方的智已經包含了明智、理智、機智,隻要帶一個“智”字都是智,那為什麼弱智不是智呢?你是不是自相矛盾了?

這不是歪理邪說嗎?李慕陽頗為不屑:“我不是說隻要帶一個“智”字都是智,我是說智是聰明機靈、頭腦靈活、認識先進的意思,明智、理智、機智都包含在這個範圍內,但是弱智是認識思考能力不夠強,怎麼能……”

“繞了,繞了!”大師的回應隻有四個字。

“對不起啊,我想說的很清楚很明白。”

“這可真是清楚和明白啊!”大師諷刺道,“這樣吧,同樣的問題,你來問我。”

李慕陽:請問對方辯友,什麼是‘智’?

大師:智是認識思考能力強的意思。

李慕陽:好,那麼明智是不是一種智?

大師:是。

李慕陽:理智是不是智呢?

大師:是。

李慕陽:機智是不是智呢?

大師:是。

李慕陽:看來對方的智真是無所不包啊,隻要帶一個“智”字就是智,那麼——弱智是不是智?

大師:不是。

該進行最後一擊了。“可是剛才對方的智已經包含了明智、理智、機智,隻要帶一個“智”字都是智,那為什麼弱智不是智呢?”我倒要看看你怎麼回答,李慕陽暗笑。

然而,回答有且隻有一句:

“牛包括奶牛、水牛和黃牛,難道蝸牛也是牛?”

李慕陽一下子懵了:“對啊,我怎麼沒想到。”

“這就是你要帶給觀眾的感覺,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大師說,“不論觀點還是話語,你讓觀眾這樣說的次數越多,離成為一個辯論高手也就越近。

“也許邏輯和理論永遠是複雜的,永遠是抽象的,也永遠是晦澀的,但不代表你的表達也要這樣。要把複雜的東西講簡單,有一個武器叫類比,還有一個武器叫舉例,兩樣武器都是讓你的表述更加形象直觀。這就是你要做的——讓觀眾切身體會到你所說的東西,讓他們感受到。”

“不過類比也不是亂用的。”大師說,“類比得出的永遠隻是‘或然’判斷。”在以後的實戰中李慕陽也發現,類比不是無敵的,對手永遠能從你的本體和喻體中找出破綻,說你“類比不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