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不早告訴朕,你這個孩子。”得知謝漫洛的另一個身份,太宗臉上的神色極為尷尬。
聽說謝漫洛就是那個神秘無比的興國公,太後也是傻了,就連旁邊伺候的王大河等人,也全都呆了。
這個興國公所做所行之事,對天下人的幫助之大,早已經超越開國功臣。
因為有她提供的種植養殖辦法,大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連蜀地久久無法平息的叛亂,也因為當地的民眾得到官府推廣新法改善了生活,而自動歸降。
為此,不知道少了多少無畏的傷亡。
“兒臣答應過洛兒不把她這個身份泄露出去,因為她說,星光不應與皓月爭輝,要不然就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她希望父皇永遠受天下人敬愛,而她隻想做一個不起眼的小星星,繼續幫助父皇。
兒臣雖然不曾告訴父皇她的這一身份,卻是一直暗示父皇,洛兒與興國公有關,而且關係非凡。
若是別人,兒臣早就會奏請父皇對她裂土封王了,又怎麼會一再阻攔?
兒臣一直以為她將會成為兒臣的王妃,甚至是將來的國母,所以她所做的事,也都是她應盡的責任,是她為這個天下萬民所盡的一份心。所以,兒臣也願意她一直隱名埋姓。
隻是,兒臣錯了。父皇不喜歡她,也顧忌兒臣這樣那樣,終究還是讓她拋下兒臣,也放棄了她該盡的那份責任。
父皇,兒臣從來就沒有求過父皇什麼,唯獨這一次求父皇允許兒臣和洛兒相守一生,可是父皇就是不允許。你們左側妃右侍妾的,而且皇後娘娘還賜給她《女戒》和尺子,用於羞辱她不懂禮儀規矩,不知分寸。
如此,她怎麼能忍?如是兒臣,兒臣也會甩手而去。
之前,兒臣怕她離開,交待了所有城門守將和她身邊的護衛,甚至親自守著她,想著等她和兒臣定親後,就不用擔心了,誰知我一離開,她就找到機會走了。
她那麼一個聰慧絕倫的女子,不是不知道怎麼抗爭,而是不屑於與人爭鬥,覺得浪費時間和精力。
她曾經說過,如若將來為難之時,她就將遠遠的躲開,避到鄰國去生活,假若這樣還是不行,那麼她就將到更遠的地方去。
她把家財散盡,又把令牌還回來,想來是做了這樣的打算了。
父皇,洛兒離開,是我無法承受的痛,可是與國朝來說,何嚐不是?她本就是天賜之人,隨便想個什麼點子,就能改變許多人的生活,可是如今,不知道她去了何處了?也不知道孤身一人的她,會不會死於盜匪之手,猛獸之口?”
“飛兒,別說了。”太宗知道謝漫洛另一身份後,就懊悔不堪,再聽到趙若飛說她很有可能會死於離開的途中,更加難於接受。“王大河,立刻擬詔,傳令國朝所有州府,甚至所有裏巷,全力尋找謝姑娘,定要毫發無傷地把她給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