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第60章 迷霧(2 / 2)

崔瑈呼吸一停,心底似乎有道聲音在說,終於來了。

等到汪知縣展開信函後,崔瑈的那份隱約不安漸漸浮出了水麵。

三日前,鄧知州收到以寧安縣王家為首的聯名請願書,懇請鄧知州懲治蘇庭和之罪,肅清地方官官相護之風。

據言,蘇庭和違背師德,長期騷擾女學生梅因如,發現胡清玄撞破此事後又設局將人送入獄中。胡清玄早就清楚自己會有不測,於是提前將事告知好友,一旦他有意外,惟願正道人士上報鄧知州,還其清白!在這份十七人署名的請願書外,還另附有一封蘇庭和寫給梅因如的親筆信,用以佐證胡清玄所言。

函件最後,鄧知州嚴命汪知縣再審胡清玄一案,務必求實公正,取信於民!

汪知縣甫一看完,後背隱冒冷汗,真沒料到胡清玄竟留有這手,差點兒就覆水難收!

想起昨日這個時候,崔瑈曾說胡清玄恐會遭人滅口,想請他保住此人性命時,他仍心存猶疑,誰知此刻隻剩下了萬幸,幸好當時聽從她言,沒有故作不知任由他方勢力相鬥,不然眼下怕是再難收場了。

話回昨夜,就在崔瑈單獨赴王府宴請之時,汪知縣積極配合孟夏,成功攔截了意圖毒殺胡清玄的獄吏。隻可惜一刻鍾後,此人還是中毒身亡,就此死無對證。

隨後孟夏依照崔瑈吩咐,扮作刺客封住了胡清玄穴道,試圖偽裝成他上吊的假象,令人意外的是,胡清玄臨死前不驚不懼,好像早有預料,呢喃道:“還以為會下毒呢……她應該知道的啊,我最厭惡的,便是七竅流血了……”

不一會兒有獄吏出場,“及時”將胡清玄救下,不過胡清玄卻是再也沒有吐露任何信息,他似乎在等待著什麼,如今看來,正是等著鄧知州這份再審之命!

思及此,汪知縣不禁歎笑,問:“小姐是何時懷疑梅家大小姐的?”

不同於汪知縣此刻心情鬆快,崔瑈緊了緊手指,心緒複雜難言。

早在鳴崖山詩會,她就感覺到了梅因如的莫名敵意,那日當梅因如再一次打量她時,還曾不耐地回看過去,卻意外瞧見女子身後的一道目光。

那人容色平靜,然而望向梅因如的眼眸竟深不見底,仿佛壓抑著某種衝動。後來經吳世子武謙介紹,崔瑈知曉,男子名叫胡清玄。

往後日子裏,隨著妓子和陳蕙的依次出現,她方能確信心中猜測,胡清玄的確深深迷戀梅因如,幾近偏執。

而看了這封信後她才明了,梅因如恐怕愛上了她的老師蘇庭和!這就是那份莫名敵意的源頭吧,隻因自己愛慕的人曾誇了旁人一句,便一直耿耿於懷。

所以,蘇庭和是否引誘梅因如?胡清玄與梅因如又是何種關係?胡清玄既然早猜到有人要殺自己,又為何寧願以性命做賭注,也要將事情鬧大?

可以預見,因著蘇庭和的身份名氣,此事極可能引發一場軒然大波,而鄧知州那句“盡早定奪”怕是意在於此!

半個時辰後雨停了,陽光穿過雲層,地麵上的團團水潭反射著粼粼金光。

一則來自隔壁寧安縣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暘縣士子圈,如巨石入水般濺起層層水花!

原來,那封請願書的內容已廣為流傳,裏麵直指蘇庭和立異好名,以邪說惑眾,如今更是淫|亂師門,引誘大族士女,罪無可赦!不盡如此,信中且明言胡清玄定已遭人滅口。

早在過去,蘇庭和作為心學八大家之一,已被眾多信守理學的儒生列為批駁對象,今日之事一出,更引得士子們猛攻他擾亂地方政事,夥同知縣濫殺良民。其中嚴苛古板者,還曆數女子為學入仕之害,並將此歸咎於心學泛濫,儼然將懲治蘇庭和上升至維護道學正統的高度。

寧安縣裏對蘇庭和的攻擊已進行得如火如荼,而暘縣中學術與政治嗅覺皆為敏感的人,卻隱隱預見到聯名請願書所帶來的連鎖反應。

蘇庭和一事或許會成為理學與心學大論辯的導火索,甚至引來趙瀛、王湛、葉宗行、李聯芳等大儒的介入,而親曆這一事件的人恐將見證一段曆史。

在揚名立萬的巨大誘惑下,有人迅速站了出來!

曾聯名建言汪知縣嚴懲胡清玄的人,開始四處傳播胡清玄沒死這一消息,極力呼籲人們相信官府定會公正審理,而且以吳宏猷為首的暘縣七位學子,根據寧安縣某人一篇論及心學“十非”的文章,寫就《駁十非》一文,並向附近縣學廣發邀請,號召諸生三日後於暘縣的廣泉書院一聚,相互論辯,以求澄明學理!

此文一經發出,不過一天時間,附近縣裏的好事者和善爭者皆趕赴暘縣,暘縣已成了眾人目光聚焦之地。

就在這關頭,崔瑈收到了一封來自薛嘉卉的信。

信中說,她的堂哥薛朝宗與堂姐薛嘉瑛已來至臨江,原打算向先首輔趙瀛問安,適逢其未在南府,後來聽說暘縣近日發生之事,便想來梅家看看情況,還請崔瑈幫著照應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