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
一聲破空的輕響過後,高壯漢子姿勢僵硬的凝刻在空氣中。
這一刹那變化的太快,待精瘦的漢子喘息著回首看時,高壯的漢子已摔倒在塵土中,生命就此定格,領了盒飯。
精瘦的漢子用腳指頭想,也能想到必定是有人插手了。
兄弟二人拚盡全力,落得一身的傷。此刻若是被人從中作梗,截了胡,這梁子若是結下來,不亞於殺人父母了。
“是誰?滾出來!”
稍頃,隻見一老一少,一個年輕的小子伸手攙扶著一個鶴發銀鬢的老嫗(老太太)巍巍顫顫走了現身走到劉姝嫻身旁。
少年從身上解下衣衫披在驚魂未定的劉姝嫻的身上,將她拉了起來,得意的對老嫗說道:“奶奶,這女子長的真好看,好像是仙子下凡,我要討她做媳婦!”
“咳咳……”老嫗看了劉姝嫻一眼,慈祥地點頭說道“好好好,依你,都依你!”
精瘦的漢子咬牙拔出肩上的兵刃,望著祖孫兩人,神情戒備,語氣中充滿了怒火:“你是誰?”
少年聞言冷笑:“我奶奶的名聲,也是你問的嗎?饒你一條狗命,滾吧!”
“我乃是寧王爺府上的刀客……”
“嘿嘿,不用搬後台出來。老身知道你是誰的手下。”老嫗笑道:“因為老身也是寧王府上的座上賓。”
老嫗一句話說完,忽然身如鬼魅,閃電般飄身欺近,右手一揮,結結實實的打了精瘦漢子一個響亮的耳光。
精瘦漢子猝不及防,被他一巴掌打翻在地上。登時間,半邊臉頰烏黑腫脹,鮮血順著嘴角流出來。
“這一巴掌是賞你有眼無珠。”
精瘦的漢子凝目向老嫗手中柱著的拐杖瞧去,隻見那隻拐杖如老樹殘枝,通體烏黑,質若玉石。一瞬間想起了王府中流傳的秘辛,驚恐地詢問道:
“您是,毒手聖姑,唐三娘。”
老嫗不置可否,淡淡地說道:“若不是看著司馬先生的份上,你早已變成一具死屍了!滾吧!”
江湖流傳:“寧遇閻羅王,不惹唐門郎”
四川唐門世代居於四川恭州重慶府唐家堡,用毒之名,天下皆知。更有數不清的暗器,上麵皆淬著劇毒,非唐家的獨門解藥而不能解。
唐家弟子行事詭秘,行為飄忽,遇事不按常理出牌,亦正亦邪、讓人琢磨不透。他們既不關心武林正道、民族大義,不願與名門正派結交,也不屑與邪魔歪道為伍。
唐門的武功多以機關暗器為主,唐家堡裏到底布置著多少各式各樣的機關,恐怕唐家人也不會完全了解。靠著重重機關的保護,唐門得以在江湖上存在幾百年而絲毫不受外界侵擾。唐門弟子擅於發明各種各樣的新式暗器和火器,沒有固定的武功路數,招式是隨暗器的變化在不斷變換的,這讓行走江湖的人在麵對唐門時多了一分怯意。
幾十年前武林中人曾欲鏟除唐門,集合一百多名武林好手攻打唐家堡,但裏麵布滿暗器,一百多名好手進入之後都沒有再出來。
江湖中許多武林人士畏懼唐門天下無雙的暗器和毒藥,又苦於無法窺視蜀中唐門的真實麵目之一二,所以唐門雖然名聲遠播,但是始終罩著一層神秘的麵紗。所以武林人士大多以為唐門是江湖邪派,輕易不敢招惹,敬而遠之。
精瘦的漢子,慌忙跪倒在地上,向唐三娘磕了個響頭,語氣中帶著絲絲不甘:“兄弟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看在同在王爺賬下效力,姥姥吃肉,能不能留點湯給咱們兄弟喝……”
老嫗聞言譏笑:“老身留你一命,已經是大發慈悲,你還想喝湯。唐門的湯,你喝的下嗎?”
“嘿嘿……”樹蔭裏飄然躍下一個五旬左右的老者,落在精瘦漢子身旁,對老嫗嘲諷道:“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唐三娘,居然窩裏鬥,對一個無名小卒下手。也不怕傳了出去,有損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