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楊曉著一襲碧色曲裾,梳了一個簡單發髻,用一玉簪固定,不施粉黛,便走了上來回話,
其實,結合救了自己的那四個人以及剛剛在街上看到的服飾,楊曉已經確定,如果她穿越的不是架空小說,那麼大致因該是在秦漢之間,因為,她能確定她們的衣服和電視劇中秦漢的比較相似,但具體的,就無法確定了。
而荀彧他們四人,看著楊曉緩緩走來,細細打量,基本大致對她有了一個基本了解,她並不像當時女子一樣低眉含首,反而把頭抬得高高的,她眼神疑惑中夾雜著一絲恐懼,不過,觀其動作,腰板挺直,步履幹淨利落,雖不若弱柳扶風,符合漢代女子以弱為美的形象,但觀其神色沒有瑟瑟縮縮之感,在加上連士族女郎精心嗬護都及不上的白皙肌膚,
可以猜測,此女不是普通流民或青樓女子,不過,也定不是官宦人家精心培養的細作,因為才一個照麵,她的性格以及內心,早就被眼前四個心細如發,智如狡狐的人分析的一幹二淨。
看著眼前的女子,郭嘉率先問了一句“如何”,
荀彧想了想,斟酌回到“此女心思澄澈,如一潭清水,觀其形貌,應是士族女郎,但識字卻不會言,仿佛不是此世中之人”。
戲誌才一笑,“文若直接說她仿佛是精怪幻化而成便可”。
楊曉疑惑的看著眼前四位男子正在交談的男子,沒有絲毫的害羞回避之意,這一幕,更令四人稱奇,
可楊曉就像一個傻子一樣看著他們,什麼都聽不懂,也不感回話,她自己隻能用微笑來掩飾自己的尷尬,
看到楊曉的反應,郭嘉跟覺得有趣,笑道
“妙,妙,妙”!
而隻有荀攸站在一旁不言語,荀彧看到,說到
“我本以為最先覺得驚奇的是公達,沒想到,公達卻不言一語。”
荀攸仔細看了看楊曉,問到“叔叔可覺得此女子麵容熟悉?”
荀彧一驚,仔細一看,突然就不說話。
郭嘉和戲誌才看著麵前的叔侄二人,有些疑惑,忙問道,“不知此女子麵容和誰有相似之處?”
荀攸回答,“此女子麵容和女荀有三分相似之處。”
聽到此話,郭嘉與戲誌才二人也不回話,因為,他二人,雖未見過女荀,卻也知道是何人。
女荀乃叫荀采,字女荀,乃是荀爽之女,荀彧的堂姐妹,她少有才藝,受士林稱讚,先嫁予陰瑜為妻,後陰瑜亡,又被郭氏逼婚,嫁予郭奕,但女荀性烈,自縊而死,死後寫道“屍還陰”。另世人讚歎,佩服此女剛烈。
而其父荀爽,更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美稱,官至郎中,後宦官當政,遭遇黨錮之禍,辭官不就,回鄉篆書,後更是多次推官不就,被尊為一代大儒,受世人稱讚,人稱慈明公。
而他們郭嘉戲誌才二人,都在潁川學院就讀,受過荀爽教導,更不要說荀彧,荀攸二人。
他們幾人看著楊曉,都想到這一層,默默的不說話。
這時,有婢女上來,回道:大人,飯食以備好,要用膳了嗎?”
荀彧回到,“遍傳吧!\",便帶著郭嘉荀彧四人移步飯廳,而楊曉也默默跟著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