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呂家府邸,一座規模頗大的二進製院落中,有兩名仆役在院落大門內動作輕快的掃地去塵。
這座構造精美,裝飾華貴的府中院落便是二公子呂靖緣的住所。
呂靖緣居住的院落內,在靠近大門左側的空曠場地有一株巨型羊脂玉梧桐樹,那玉梧桐枝繁葉茂有遮蓋小半邊前院的氣勢。
每當冬日裏大雪飄搖,青石板上皆覆蓋三寸素雪厚衣唯有玉梧桐樹冠下那片大圓曠地幹淨曠達,少年時期的呂靖緣每日清晨時刻總是在那裏修習拳腳招數,身旁則站著一白發倉髯的老者,那老頭嘴角常常掛著笑容。
“東曦既駕,天地精氣最是濃鬱,習武練氣可事半功倍,不可懈怠!”
“武道修行,心境至純,沉海丹田,氣運周天,常伴七七四十九……”
呂靖緣聽著老頭麵色和藹的嘮叨雖然不懂但手腳動作卻不敢含糊,一向是勤奮苦練。
聽聞老頭是父親自雲屏山請來的武道宗師,那老頭可一指穿透拳頭厚度的石板,其掌法可化出罡氣一瞬擊斷百年樹木,自從那老頭在年幼的呂靖緣麵前大展身手後,呂靖緣對他的功夫深信不疑。
老頭曾對他講道。
“呂靖緣你記住不論武道功夫再強,最終也會抵達瓶頸極難突破,武道修行雖有立竿見影的功效,但不是長期之法,在這大千世界不僅僅隻有武道一條路。”
“道家練氣修真,儒家讀書正氣,佛家傳經救世,都是能成就大氣候的,不能拘泥於武道,這世界天地之大是你無法想象的,這陽州畢竟隻是偏安一偶,等你長大了自然會了解這座江湖的,或許我現在說的再多也是無益之舉罷了。”
“老師,您說武道修士不能成就大氣候,那世間那些武道九境,乃至於傳說中武道十境的修士,他們難道不是當世最強最厲害的人嗎?”
“尋常武道修士窮極一生修行不過是個武道七境八境,那些能突破天道桎梏練成九境,十境也就是半神境的天才所修行的武道乃是更深更遠的形態,所涉及到的奧秘常人難以接觸,我也所知甚少,尋常武道練外勁拳腳、刀槍棍棒,注重外家功夫強健軀幹突破常態卻不重視內氣收納吐息修煉,所以常人進步神速,民間有句老話“十年外罡,百年內氣”這話並不假。”
“那些天才的武道乃是以修武為基礎,又以修心為根本,武道九境之人殺伐果斷,道心穩固,能承受殺業果報,以凡胎肉體抵抗天劫,撐過去便化神,如若不然便是粉身碎骨神魂無存,武神之道追求的是肉身成神,隻不過此道太過艱險凶險。”
“就好比揮劍的是武夫,馭劍的則是練氣士,武夫邁入大道門檻有九重境界,錘骨,活血,體勁,破風,斷石,是下五境,輕鴻,金湯,震山,辟邪,為上四境。”
“下五境又稱作換骨脫胎,講究的是健壯體魄,肉體潛能在此時超越常人,尋常的護院教頭,武道俠客基本上在下五境徘徊,斷石之境是否能突破便是初入門庭的佐證,上四境,輕鴻境可借風滑翔、行而無影,金湯境肉身如鐵可在體外凝結出一層罡氣,震山境氣勁無窮一拳之力可摧毀峭壁,辟邪境已達妖邪不侵、無塵無垢,與道教宗祠遍布人間廟堂的入世道君散仙對壘也豪無弱勢。”
“這四重境界每兩境修行相差皆可比雲霄陸地,宮廷死侍禁衛多數為輕鴻,燕趙朝野中權勢煊赫的南門貂寺據說在五年前已入金湯境巔峰,江湖上那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武辰榜頂尖高手最少也是個震山小有所成,至於辟邪之境,眼觀古今千載以來不過數十人,能親眼遇見看見的都不是等閑之輩,大道雛形塑生武魂,肉體經受住天劫錘煉後便可封神,這便是武道的修行巔峰。”
聽了老頭說的這些,呂靖緣愈發雲裏霧裏,但在他腦海深處不知不覺間卻逐漸生成一副武神敵天的浩瀚場麵……
盡管他從未見過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