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二更)
日涅斯克炮台位於日涅斯克峰西南麵3公裏,因標高370米,被稱為三七零高地。這裏算是山口盆地的西線製高點,距山口堡壘較近,是蘇阿雙方爭奪的重要陣地。甚至可說是山口要塞東部最後一個外圍重要陣地。
此時的三七零高地一線,一隊隊身著破舊棉衣的紅軍士兵不斷的揮動著錘子釘著鐵絲網木樁,更多俄軍士兵則拚命加深著戰壕,他們每一個人都知道,戰壕的深度直接關係到他們的生命,戰壕也是保護陣地中心炮台的屏障,這裏的安全關係著炮台的安危。正因如此他們才會不惜一切的加深戰壕。
站在中部戰壕中一名紅軍士兵用木棍拖著鐵絲敲打了一下中部鐵絲網。
“噝……”
鐵絲網上閃出些許電火花。
“鐵絲網上連接高壓電,這些黃皮猴子若是敢來一定把他們燒成木碳”
正在檢查防禦情況的普裏科夫看到這一幕腦中已經浮現阿軍將會在這裏遭遇的慘狀。日涅斯克主峰的陷落,對於叫囂著死命抵抗的普裏科夫來說是一個嚴重的打擊,他曾經認為日涅斯克峰絕不可能比鐮刀峰和鐵錘峰的防護弱,甚至要強上許多。就算無法堅守兩月,但絕不會像鐮刀峰和鐵錘峰一樣一天就丟失了。
但事實卻嚴重打擊了普裏科夫的信心,一天,還是一天,他自認為比鐮刀峰和鐵錘峰要堅固許多的日涅斯克主峰同樣沒有多挺過哪怕半天。甚至嚴格來說,從阿軍正式發起攻擊到戰鬥結束,隻有二十二個小時,還不足一個整天。
更讓他丟臉的是,日涅斯克主峰包括整個日涅斯山防線都是他的第十三師為主,駐守已經丟失的日涅斯克主峰上的更是他的第十三師主力之一。這等於是直接甩了他狠狠一耳光,讓他在馬爾科夫那個俘虜麵前丟盡了臉麵,也讓庫利奇司令對堅守山口要塞的信心進一步降低。
“我將在這裏把那些黃皮猴子統統送進地獄”看著三七零高地的幾道已經整修完成的蛇型堡,普裏科夫的眼中露出一絲恨恨的殺意。
蘇俄紅軍第三集團軍司令部,就在山口堡壘的中心,是一座俄軍修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堡壘,也是以前的老營地,曾經的中**隊所駐紮的軍營,當然以前的那種簡陋軍營早已經不複存在,全部換上了鋼混結構保護並向地下延伸的地堡。
庫利奇和一群參謀正趴在的沙盤前一步完善著山口堡壘四方的防禦工事,庫利奇的戰鬥經驗並不豐富,對於要求很高的防禦戰,更不擅長,好在他手上還有馬爾科夫這樣的前沙俄工兵專家,雖然馬爾科夫已經數度提出,再好的防禦工事,麵對阿拉斯加出乎意料的凶猛炮火也無法持久堅守,但庫利奇卻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就撤退,即使他心中已經打定主意,若真的事不可為,一定要及時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過現在日涅斯克山第二道防線還有大半存在,阿軍連山口盆地都還沒有進入,紅軍還有到撤退的地步,必要的防禦必須做,必須更一步加強,哪怕多撐一天,他未來就算撤退,莫斯科斯就算追究責任也要輕上許多。
包括三七零高地和整個日涅斯斯克山其他未陷落的山嶺上構建的更為完善的戰壕體係就是按馬爾科夫提供的方案施行的。
“馬爾科夫,完善後的日涅斯克山防線大概可以堅守多久。”庫利奇直起身來,看著馬爾科夫道。
馬爾科夫一臉苦笑,猶豫了一下道:“以阿軍在兩峰防線和攻打日涅斯克主峰時的表現來看,日涅斯克山的防禦體係雖然得到了加強,但想要堅守兩個月也肯定沒有任何可能。”
庫利奇這次卻沒有馬上說什麼,而是看了一眼司令部內的其他人,才說道:“你隻需要說實話,具體能夠堅守多少天?”
“這個……”馬爾科夫似乎在猶豫該不該說實話,好半天才咬了咬牙道:“如果司令一定我說具體時間,那我隻能說三天,最樂觀的估計也隻有三天”
庫利奇一陣沉默,並沒有發什麼脾氣,馬爾科夫心中一動,也許麵前這個紅軍指揮官並不如表麵上那麼讚同普裏科夫那個傻蛋誓死死守的意見。
馬爾科夫正要試探著再次說出及時做撤退打算,保全有生力量的意見時,一個通訊參謀跌跌撞撞的衝了進來喊道:“伊尼亞急電,阿軍大股部隊突然出現在伊尼亞附近,而且巴爾瑙爾和別洛庫哈軍營已經全部丟失。阿第十二集團軍已經全麵越過鄂畢河,與自北南下的阿第五集團軍會師,我們的西麵退路麵臨被徹底切斷的危險。”
“什麼”這個消息猶如驚天炸雷一般,震得庫利奇腦子裏轟轟作響。雙手無力的撐住沙盤邊緣,半晌都沒說出話來,後路可能被封,伊尼亞隻有一萬軍隊,周邊不管是阿克塔什,還是魯布佐夫斯克或庫倫達駐軍都相隔太遠,現在就算馬上調兵都不可能趕在阿軍之前救援伊尼亞了,那他們怎麼辦,難道真的將十幾萬大軍全部葬送在這裏嗎?
“快,傳令……傳令九師,還有八師,都去,快點,立退前去救援伊尼亞,無論如何都必須保住伊尼亞通道……”庫利奇突然有些語無倫次的大吼道。
“司令,城堡中總共就隻有三個師了,抽調八師九師之後,城堡中就剩一個師的兵力,太危險了。”一個參謀軍官猶豫了一下說道。
駐守在阿爾泰山一帶的隻有五個師,在兩峰防線第十師損失大半,日涅斯克峰有一個第十三師,在城堡中就隻有八,九、十一三個師加一些第十師殘兵,不到七萬人,現在調走兩個師,城堡將隻有兩萬多人,而阿軍即使不算去了他們後背的第十二集團軍,也還有兩個集團軍近二十萬人,難怪這個參謀軍官擔心了。
庫利奇卻在猛的雙手一拍沙盤,衝著那個參謀軍官吼道:“危險?還有比丟失伊尼亞更危險嗎,沒有了伊尼亞,這裏留下再多軍隊,也將成為任人宰割的死地快去”
這時馬爾科夫暗自點頭,他認為這個決定是正確的,目前最接近伊尼亞的隻有這個山口城堡,隻要速度快,三個小時內就可能從城堡中出山向西趕到伊尼亞,三個小時若伊尼亞守軍稍微頑強一些,多半還來得及,而除了這裏,不管是魯布佐夫還是阿克塔什,一來兵力太少,二來距離都較遠,莫說三個小時,三十個小時也不一定趕得到,而且阿軍第五,第十二集團二十萬人南下,隨時可以切斷魯布佐夫斯克和阿克塔什救援伊尼亞的路線。
想要救伊尼亞,從山口城堡調兵出山正是最恰當的,隻要保住伊尼亞,他們就可以立即離開這個要塞防線,提前撤退,趕在阿軍南下主力的前麵通過伊尼亞退出阿爾泰保全實力。至於要塞的防守,雖然城堡中隻有一個師,但日涅斯克山還在,馬爾科夫堅信,就算不能堅守三天,但隻要可以再堅守一天,相信那個時候,伊尼亞都已經保住,到時這個要塞也不用再守了,必然要開始撤退。也就是說山口城堡的攻防戰會不會發生都難說,兵力多少又有何關係。
當然若未能奪回伊尼亞,則蘇俄軍隊的下場也沒有多大區別,總之都是被兩麵包圍,城堡守不守得住都沒太多意義。他們除了降就是死,沒有其他選擇。最多就是多活幾天少活幾天的區別。
這時馬爾科夫猶豫了一下,也顧不得自己的身份,對著庫利奇道:“司令,雖然來不及了,但我還是建議放棄對庫倫達和阿克塔什的防守,將這裏的軍隊全麵調往伊尼亞和魯布佐夫斯克,一是若八師,九師未能奪回伊尼亞,有了庫倫達和阿克塔什的軍隊,也能加強反攻力度,二是若伊尼亞奪回來,也可以加強對伊尼亞的防守力度,同時伊尼亞和魯布佐夫斯克的存在,就能使我們保住這條通道,我們不可能再從庫倫達撤退,所以由伊尼亞到魯布佐夫斯進入吉爾吉斯就是最快最安全的撤退路線。”
馬爾科夫的建議引起了庫利奇的高度重視,隻稍一考慮,他就馬上點了點頭,庫倫達以北就是鄂木斯克,而鄂木斯克肯定會陷入阿軍的包圍之中,從這裏沿額爾齊斯河退回鄂木斯克已經沒有可能,而阿爾泰以西在阿軍第五,第十二集團軍二十萬人威脅下也肯定保不住,將來就算他們從山口要塞安全撤退,也必須要有一條撤退通道,而從魯布佐夫斯克退入吉爾吉斯確實是最好的辦法,這樣一來偏西北的庫倫達和伊尼亞東南的阿克塔什實際上都成了雞肋般的存在,已經沒有防守的意義。
這兩地加起來好歹也有一萬五千餘人的軍隊,收縮到魯布佐夫斯克和伊尼亞才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聽到沒有,立即電報庫倫達和阿克塔什的軍隊,庫倫達守軍撤退到魯布佐夫斯克防守,阿克塔什的軍隊立即北上,參與救援伊尼亞。快去”
就在這時空中傳來一聲有些孤單的嗡嗡聲,一點黑影從三七零高地上空飛過,仰望著空中的那架飛機,庫利奇知道那是阿軍的偵察機,幾天來阿空軍從來未曾停止對阿爾泰山口防線的轟炸,偵察機出現在的次數同樣越來越密集,阿軍的總攻快要到了
現在怎麼辦?雖然做了諸般調動,但庫利奇心裏沒有一點底,伊尼亞的歸屬牽動著他的心,不能確保伊尼亞是否安全前,他們提前撤退也不行一旦離開山口要塞的現成防禦工事,而伊尼亞又沒有奪回來的話,失去現成防禦工事的他們隻會死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