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你在那發什麼呆,快點洗吧,這天眼看下雨了,我們要趕緊回家去。”

陸子衿被身邊的夥伴吵醒,慢慢的從回憶裏醒來,此刻,她正蹲在一條小溪邊洗著剛和同伴一起去打回來的豬草。

“小花,有什麼可急的,若是下雨,在家和在外有啥區別,反正都會淋濕。”陸子衿不緊不慢的回答,不過洗豬草的速度還是加快了一點。

陸子衿,女,28歲,正經醫科大學博士生畢業,原本總算可以脫離苦海,開啟自己美好事業的她,因為和好友的一次徒步旅行中,不小心踩到一個什麼東西意外跌落溪中,醒來時成了現在另一個時空剛滿6歲的陸子衿。

這裏是西南邊陲的一個小寨子裏,四麵環山,丘陵地帶,樹木茂盛,環境幽靜。有三處溪流從山的最深處延伸出來在此彙聚成了一個小窪地,稱為三溪村。

此處為亞熱帶氣候,因為氣候原因,雨季尤為漫長,十天有八天在下雨的。因此這裏樹木普遍非常茂盛。又因為丘陵地勢的原因,這裏少有平原。所以這裏的房子普遍為三層樓的木製吊腳樓,還好樹木高大,但由於地勢,排水等原因,房子隻能建在高低兩層的地麵上。一樓為吊腳,下麵用來建豬圈,牛圈,養雞,養鴨等,吊腳樓的二層地麵為裏屋,建了火灶台,用來做飯,取暖。因為四處為山,砍柴火方便,普通燒的都是木材。外屋為木地板,方可用來做房間,睡覺之用,三層繼續鋪上木板,上麵用來修建糧倉,儲物之用。吊腳樓頂是三角形向前後傾斜,為的是方便排水。頂上蓋的大部分都是大塊的樹皮,砍樹時將樹皮均勻的剝開壓平,幹了之後一層層鋪在房屋上固定好。這樣的房子通風好,夏天特別涼爽,不過冬天也特別冷,特別是下雨天,如果屋頂的樹皮年久失修,根本擋不住雨。

陸子衿的家就是坐落在三溪村其中一條溪邊的一座木製吊腳樓,而且年久失修,到處漏水。所以才有開始陸子衿所說的下雨時屋內屋外沒區別,都得淋雨。在現代,這就是一座典型危房。

看著陸子衿那不緊不慢的性子,玩伴李小花看不下去了,洗好自己的就過來幫她一起洗,最後兩人背著用竹子編的大背簍,因為豬草太多,兩人的背簍都冒了尖,用樹枝固定好豬草,雨滴漸漸落下,背上背簍的兩個小女孩急匆匆的往回趕。背簍的重量壓得兩個小女孩背都駝了,可速度一點都不慢,說是在溪邊,其實房子離著溪邊還是有點距離,而且都是上坡路,彎彎繞繞的,路程也不短,兩人回到家得花個十幾二十分鍾,而且雨滴逐漸加大,有大雨的趨勢。為了方便爬坡,陸子衿在路邊順手撿起一根拇指粗的木棍,借力背起背簍快速的往回趕。

兩家離著不遠,所以基本同路,快到家時才分開,此刻早已是大雨傾盆,當陸子衿回到家時已經淋成了落湯雞。把豬草放在屋簷下瀝水。回到家的陸子衿來不及換衣服,四處忙活著找一些鍋碗瓢盆接雨水,防止屋裏進太多水沒法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