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1章(1 / 2)

冬日裏的冷風讓人瑟瑟發抖,謝寧打起精神,認真細致的抄寫著手裏的《三字經》,這是他抄寫了一天的結果,冬日裏,墨水冷得快,隻一會兒墨水就凝結了。

謝寧隻能過一會兒就攪動幾下,每當這時,謝寧就分外想念公司的自己辦公室那台老舊的空調。盡管熱風開起來的時候嗡嗡作響,但是暖和啊!

那個時候為了省錢,用的老空調。對於這問題多多的老空調,謝寧內心是非常嫌棄的。

直到穿越之後,才知道在溫暖的辦公室裏敲電腦,筆筒裏精挑細選的真知簽字筆換著寫,在網上選了又選筆記本有多香。

但是一切都是過去了,發黃的草紙,凝滯的墨水,才是謝寧目前學習實際情況,就這,還是謝寧自己努力許久才得到的用紙自由。

因為意外,謝寧穿越成了謝家灣謝如方的兒子,從繼字輩,變成了謝繼寧。

謝家實在太窮了,來到這個時空已經8年了,謝寧絞盡腦汁才讓謝家的條件稍稍改善,隻能夠吃飽穿暖而已。

在現代,這是基本的要求,在古代,貧窮落後的李家屯謝家灣裏,足以讓屯裏的人們羨慕謝家的生活了。

可以吃飽,孩子都能養大,在這個時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況且還能讓子孫讀書,就更了不起了。

村裏的人心裏酸道,謝老三家運氣好,生了個好孫子,以前窮得賣田地,自從謝繼寧出生了之後,日子一天天的過起來了。

這世人極其看重子長子長孫。謝寧是謝家小三房的長子長孫,自從出生開始就備受重視。

況且謝寧還聰明,謝老三總是在夜裏被窩裏和謝老婆子李氏說到,整個李家屯,甚至說整個鄉裏都沒有比謝繼寧更聰慧的後生了。

當然這話謝老三不敢在外麵說,但是不妨礙謝老三把看重謝寧,所以謝寧雖然年幼,但是卻可以對家裏的事情提出看法,並且被采納。

謝寧正細思,隻聽得家裏的小狗大聲的叫嚷,特別興奮,謝寧就知道,謝老三他們回來了。

雖然是冬日,但是一家人卻並不得閑下來,依然要辛苦勞作,謝老三帶著一大家人去南坡“鏟地埂”,將地埂上的雜草,小樹清理用鋤頭鏟幹淨。

謝家南坡的地都是坡地,為了來年的收成,老早就準備了,肥沃的平地裏的小麥種下之後,謝家就轉戰坡地,打算好好的平整地麵,多多施肥,養好坡地增加收入。

要是往年,謝老三可不敢拿這麼多糞肥地,但是今年,采用了謝寧辦法,眼看農家肥就要多了許多,由此才敢去耕種荒坡地。

“爹,孩子他爹,弟妹你們回來了。”

謝寧的娘小李氏從屋裏提出熱水,裏麵早早就泡好了野茶。

大家在院壩裏坐下,謝老三掏出一個大葉子,裏麵包著十多個黃殼蟲,遞給從小房間出來的謝寧。

謝寧伸手接過葉子,然後把它遞給堂弟謝繼平,謝繼平才7歲,就背著小背簍好爺爺一起上山幹活了。

謝寧心想“這些弟弟妹妹年紀尚小,放在現代還是學前班的人,在這一世已經帶上山幹活了,讀書是奢侈品,家裏尚且做不到,黃殼蟲分給他們,隻能香一下嘴罷了”

“自己上輩子父母疼愛,生活富足,給堂弟堂妹們的零嘴都是網購一大箱,這輩子,竟然隻能給幾隻黃殼蟲了。”

謝寧上輩子在的世界,所有的孩子都是國家免費義務教育9年,不允許孩子不讀書,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教育。

這一世,家裏太窮,都把孩子當做勞動力,小小年紀就要帶上山幹活了,大人幹體力活。

謝繼平和弟弟妹妹一起打豬草,這樣等到大人忙完,他們幾個小孩子已經打了足夠的豬草了,撿了木柴了。

家裏貧窮,孩子也是半大勞動力,整個謝家,除了身體不舒服的的謝寧奶奶,才一個月的謝寧弟弟,兩歲的堂弟堂妹之外,所有人都要幹活。

謝寧的娘才出月子,就要開始做飯,喂豬了,如果不是謝寧堅持,那就是謝寧奶奶李氏帶病做家務,小李氏上山了。

小李氏生了孩子能坐滿一個月的月子已經是村裏少有的人家了。

為此,小李氏心中感念,兒子會心疼人。

俗話說,養兒防老,但是還沒等兒養大,小李氏就已經享受養兒的福氣了。

謝寧打小就體貼,小李氏成婚的時候年紀還小,生孩子生得艱難,生下來之後卻不愛哭鬧,隻有餓了拉了才哼哼幾聲,才站穩腳跟,就會端水捶背。

家裏男人發怒時動手,小小年紀的兒子就會擋在前麵,為此小李氏把謝寧當做心肝寶貝。

謝老三也很器重這個長孫,俗話說小兒子大孫子,爺奶的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