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入宮(1 / 2)

大陳承平七年的早春三月,正是賞花的好時候。

溫寧伯府上的花兒開得嬌豔,卻無人有心觀賞。

府上的大小姐方景頤,今日就要“出閣”了。

當朝皇帝陳武帝年近三旬,卻子嗣不昌,膝下唯有一子二女。今年正是大選之年,在朝野諫議中遂將勳貴清流之家的適齡女孩兒們都選入宮中,以求綿延社稷,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愁。

溫寧伯府恰恰是憂愁的那一方。

大小姐方景頤時年十六,生的嫋娜清麗,恰似一株沾水青蓮,閨中名聲又知書達理,溫婉嫻靜,是以溫寧伯府雖已沒落,前來提親的媒人卻絡繹不絕。

溫寧伯和夫人還沒挑好如意兒郎,一道大選的聖旨就把女兒送進了宮。

大小姐方景頤被貴人青睞,雀屏中選,冊封為正七品才人,今日就要入宮了。

花廳裏溫寧伯一家正在話別。

溫寧伯捋著自己黑亮的胡須,歎氣道:“此去禁中,父母不能陪著你了,不求你飛黃騰達,隻願你持盈保泰,以性命為重,家中榮辱自有你哥哥支撐著。”

溫寧伯府的爵位到了這一代就盡了,下一代嫡長子方含光隻能自己走科舉搏個將來,眼下他正在外派中,無詔不得入京,是以今日不能相送。

溫寧伯夫人已是淚水漣漣。

千嬌萬寵長大的女兒,今兒一別,日後不知何時再能相見了。

她呢喃道:“若是早日為你定下婚約,萬不至於有今日之別……”

她留著好兒郎庚帖還不少呢,可惜了。

方景頤眼圈發紅,對著父母親行禮後道:“父親母親不必擔心孩兒,以後要多多保重自己才是。孩兒自會謹言慎行,隻求來日與父母相會。”

宮中高位嬪妃得了恩準是可以接親人入宮的,但再見父親卻是難了。

方景頤跪下拜別雙親,父母親趕緊伸手來接,她執意行完了禮。

花廳外接引嬤嬤已經在催促了。

方景頤遂擦幹眼淚,深深的回望雙親一眼,帶著丫鬟冒綠上了馬車。

馬車軲轆軲轆的滾過了一條街,又一條街,離溫寧伯府已經漸漸遠了。

從晨光熹微,水汽朦朦到日光如金,碧天明淨,馬車外逐漸人聲鼎沸,經過盛京中的鬧市街巷,轉而又寂靜下來。

方景頤垂著眸子,知道皇宮已經到了。

一入宮門,再難還家了。

…………

接引嬤嬤李氏,本是太後宮中的宮人,太後去世後,她遂離了慈寧宮,接了這閑散的差事。

此刻正引著方景頤一行人前往住處旖霞閣安頓。

她掂了掂袖子裏的荷包,銀錁子鼓脹脹的像個胖餃子。

李氏笑得慈眉善目,主動開口道:“這宮牆裏花嬌柳盛,隨便一個去處就是好景致,小主您的旖霞閣更是拔尖的,那海棠花開得雲蒸霞蔚,每年聖上都會去賞花呢!”

到了話尾,她的聲音已漸漸的輕了起來。

方景頤聽到她有意賣好,知道銀子起了作用,柔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