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第四百二十六章 宏偉的構思(大結局一)(1 / 2)

花開得十分燦漫,花香撲鼻,令人神往。

潤知與曉禾、鄭燮等人就經濟等話題,侃侃而談,一直從陽光剛從東方升起來,聊到太陽逐漸的變為桔黃色,然後再緩緩地,不知不覺當中消失在茫茫的西方一座巨大的山峰前。

潤知答應了曉禾等人的請求,騎著快馬,給遠在京城的雍正皇帝休書一封,大意就是彙報了有關安南等地的一些情況,請求雍正皇帝調兵令其帶兵過去處理。

潤知等人則讓大多數的衙役、捕頭護送家眷都繼續往京城去,自己則帶著程涵允、豪子等主要人員,重新穿上一身鎧甲戎裝,磨刀霍霍,手裏拿著尚方寶劍,向著南方的安南重新出發。

剛到兩廣之地,這個時候,正好雍正皇帝從京城快馬加鞭,十萬加急的發兵文書和兵符也送到了。

於是潤知就直接從兩廣周邊的軍營,調集了五萬精兵,浩浩蕩蕩的向著安南出發。

原本按照理解來說,潤知仍然是安南正式的國主,且代國主還是潤知自己選出來的,為何前去解決事情,還要帶著五萬精兵強將呢?

原來潤知倒也是一個通達之人。

他早就知道,其實正所謂人走茶涼。

更何況自己已經離開安南有幾年了。

幾年的時光,縱然不必得滄海蒼天,但是也足夠這個代國主用來更換官吏,掌握安南軍隊,招兵買馬,整頓經濟了,而這個代國主雖然身上流著南遷的中原之民的血脈,但是他的母親乃是安南南部的土著之人。

一個人生來,就容易在文化風俗等方麵,受到自己的母親的影響。

因此,潤知認定,這個代國主雖然能力出眾,可以暫時階梯自己管理好安南屬國,從而可以給邊境之民以=至少幾十年的和平安定時光,但是他也明白,此人定然會逐漸的偏向安南屬國的南部的土著之人。

果然,在潤知走後,這個代國主就開始暗中逐漸的清洗,朝中的異己勢力,以至於逐漸的就掌握住了安南屬國的全部的朝政及軍事大權。

“如若安南屬國不作出滿意的交代,是否我們就要就要狠狠的教訓他?”

在一片開滿桃花的兩廣交界之地,程涵允問潤知道。

“放心吧,這個安南屬國之人,向來都是更加注重眼前的好處,我們大兵壓境,準備充分,量他有一百個膽子,也絕對不敢輕易開戰的了,否則我們就不再給他屬國地位了,而且就連他南部的土著之地,也直接並入華夏版圖,到也算是一勞永逸了,隻是我們得準備充分才好!”

“原來如此,隻是大清好不容易和平安定了幾年,大清百姓們還是不喜歡大型的對外擴大疆土的戰爭,雖然這交趾郡是是世世代代的華夏之人的固有的版圖,但是為了這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要我等率領諸多的精兵強將來這裏消耗,最後值與不值,卻也是難說啊!”

豪子聽了之後,於是也就如此說道。

“哈哈哈,這戰爭可不是說著玩的,任何一個明智的帝國,都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提升自己的軍隊的作戰的能力,組建最強大的軍隊,使用最新式的最有效的武器,擁有最精銳的能攻善戰精兵強將,但是與此同時,任何一個聰明的帝國都不願意隨意發動沒太大必要的沒有獲得多數人百姓支持的戰爭,以至於冒沒有必要的身陷囫圇的風險。除非是自己的帝國的核心利益說道威脅,或者可以一勞永逸地獲得巨大的好處,並且得到大多數百姓們的支持,除此之外,縱然由精兵強將,也絲毫不會貿然發動起不必要的戰爭,但是任何時候都不怕戰爭,更有把握和實力打贏任何的戰爭,這才是一個強國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