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第一百零二章 感歎(2 / 2)

隻要你還是一個社會性動物,你就無時無刻不再接受著這種改變,這種過程並不受到人的主觀思想的決定,而是一種客觀的過程。

這也是宮崎蒼介在電影中所表達出來的思想!

兩個小時之後,影片的放映結束,看片室的燈光響了起來。福茂摘下了眼鏡擦了擦,隨後和身後的眾人一同鼓掌起來。

“真的是一部很偉大的作品!我沒想到宮崎桑居然會想到在結尾作出如此大膽的改編!”福茂激動的握著宮崎蒼介的手,唾沫橫飛的說道。

“哪裏,在影片放映完之前,我也不知道這次改編的效果如何,總是忐忑著,看到你們都很喜歡,心裏才慢慢放了下來!”宮崎蒼介微笑著和福茂交談著,他說的實話,像這種對原作的結局進行大幅度改編,如果改編作品的原作者不是他,恐怕他也不敢輕易地嚐試。

“歐洲的導演喜歡用大尺度和戲劇化來表現人性的激烈,美國的導演喜歡用結構精致的劇情來講故事,但說實話,我還是喜歡宮崎桑你的作品,那種潛移默化中改變一個人本質的過程,實在讓人在觀看的過程中不寒而栗啊!”

福茂有些激動的說,宮崎蒼介的作品不像某些導演喜歡用大尺度來表現人性的善與惡,結構上雖然也很精致,但還沒有做到諾蘭等人的地步,那種在《記憶碎片》中對顛倒蒙太奇的熟練運用,也是宮崎蒼介遠不能及的。

但是他正是用這種略顯樸實的日式風格,講述著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卻又如此殘酷的故事。

《長眠不醒》的後半部分,宮崎蒼介特意用了一個平行蒙太奇的鏡頭,對比男主角改變前和改變後的兩種狀態,來講述了這種社會性的變化,堪稱經典。

男主角鬆本俊在準備競選議員之後,為了討好選民,放棄了喜歡的球隊,因為那是選區之外的隊伍;放棄了喜歡的食物,因為和他的人設不搭,看上去有些粗魯;放棄了經常去的餐廳,因為顯得不親民等等。

最後宮崎蒼介甚至將這種對比擴大到了年輕時候的鬆本俊和複仇成功之後的鬆本俊上,正是這段不到兩分鍾的交叉蒙太奇鏡頭,讓福茂歎為觀止,清晰明了的將社會對於人本質的改變如此直白地展現在觀眾麵前,這種衝擊力,真的很震撼。

“我一定會將這部精彩的作品推薦給莫萊蒂的!希望下個月能夠在戛納看見你的作品給電影節的觀眾們帶去震撼!”福茂和宮崎蒼介寒暄著,在影片結束之後兩人還討論了一會而影片中宮崎蒼介的某些鏡頭潛在的意義,之後做了最後的告別。

福茂提到的莫萊蒂是指南尼·莫萊蒂,今天戛納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一位著名的意大利導演。

“十分感謝,到時候我一定會準時出現在戛納的現場,帶著我的作品。”Beta大廈的門口,宮崎蒼介緊緊地握住了福茂的雙手,和他做了最後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