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第一百章 有利有弊(1 / 2)

企業一時之間即使沒有人能接班做下去,如果在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會考慮將公司出售給其他人,成功脫身才是正道。

而在日本,即使最後沒人接班,企業家們也不會將企業輕易交出去,因為“怎麼能夠把自己的親生兒女賣給別人?”這種思想,一直蔓延在日本的企業界中。

這麼來說,或許你們就能夠理解日本人對企業的眷戀,以及並購工作的艱難了。

甚至假如某些企業,比如如宮崎蒼介掌控的日本生命製藥集團,它們如果希望能夠在某個行業進行一項長期合作,尤其是通過投資的方式進入日本企業的內部之中去,這個方法也很難。

對於企業來說,為了能夠獲得穩定的產品供應,少量注入一些外部的資本,不僅能夠獲得新股東的資源傾斜,也能夠擁有更多的資金來發展自己,這是一種良性的商業運作行為。

“好是好,隻不過…………”但是在日本,麵對這種情況,很多七十多、快八十歲的企業家們都會這麼說。

不用聽到下文就知道他們想要說什麼。

人們都知道技術是有生命周期的,不能說三十年前開發的技術到現在也依舊生命旺盛,在下一個時代到來之前,這些技術就沒有用了。

但是日本的企業家們,包括拒絕了日本生命集團收購要約的小野製藥管理層們,這些企業家們認為技術是需要不斷完善的。

現在的技術也在不斷完善,不能夠把手頭的技術簡簡單單地賣給別人,或者因為外部的人投資了自己的企業,對本公司的技術了如指掌,讓看家本領丟了,企業就不能稱之為企業了。

因此小野製藥公司方麵不僅管理層拒絕了收購要約,還成功遊說了幾家大股東站在了他們的身邊。

但是在宮崎蒼介看來,小野製藥的管理層純粹是頑固分子。

像鹽野義公司這種多好,不僅能夠懂得賣出手裏的專利藥品給禮來,讓對方去對付FDA和其他國家的監管部門,自己隻用跟在後麵吃利潤分成,見到自己攜金元入關而來,很順利的就配合了王師,連頭皮癢水太涼的幺蛾子都沒有,這才是他喜歡的企業管理層。

宮崎蒼介從希爾手上接過收購進展的彙報文件,看到小野製藥遊說成功的幾家股東企業名字,他摸了摸下巴,怎麼看怎麼覺得道富銀行這個名字太過礙眼。

你說明治安田保險這種日本企業和小野獎學金這個親兒子,能夠被管理層遊說成功,還能夠理解,畢竟都是日本企業,能夠理解對方傳統的思維。

但是道富銀行這家華爾街的資本家,這個時候來湊什麼熱鬧!宮崎蒼介眯著眼睛想了半天,也沒有回憶起自己在什麼地方得罪過對方。

“小野製藥的收購工作,其他的股東先不用管,你去請吉姆奧尼爾先生出麵,聯係一下道富銀行方麵,問一問他們的要價多少,我想他們應該是對價格不滿意,想要抬價,而不是真的支持小野製藥的管理層們。”宮崎蒼介把文件遞給了希爾,看著對方精致的臉龐說道。

“至於拒絕了收購要約的股東和管理層,我們先不用管,等到日本信托銀行和信托服務銀行的股份一到手,我們就全力收購剩餘股份,盡快發起全麵要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