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蒼介接過文件,快速的瀏覽了一下,最後歎著氣搖了搖頭之後,關上文件,伸出手在太陽穴上揉了揉。
日本生命集團是一家保健品公司,準確一點說是應該是一家傳銷保健品公司。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日本生命集團就是日本的權健公司,甚至可以認為,這家公司就是亞洲傳銷屆的祖宗,畢竟當初改革開放後深圳第一批傳銷風潮就是這家公司引起的。
宮崎蒼介之所以要看這份文件,是因為這家公司已經快瀕臨破產了,但是有人不願意它破產,因此求到了宮崎蒼介的頭上。
就在剛過去的2011年底,日本生命集團經過內部的秘密審計,發現公司已經負債超過兩千億日元,上報到了消費者廳之後,政府方麵一直在找人,希望能夠拯救這家公司,不至於引發當初豐田商事破產之後的動亂風波。
可惜這塊定時炸彈沒有敢碰,最後終於找到了宮崎蒼介的頭上,他迫於出麵的原因是因為,消費者廳和金融廳的官僚,正是福田家的熟人,不得不礙於情麵寫了個策劃方案,簡單來說就是,放棄傳銷的發展模式,轉型連鎖藥店。
說白了,賣假藥這種事情,不隻是在日本,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最容易發家致富的行業,不僅監管力度小,還容易發展起來,因為目標客戶群體數量龐大,且成癮性強。
但是,如果不是迫於無奈,宮崎蒼介是真的不願意碰這塊市場,他連酒店行業都不願意進去,又怎麼會讓一家保健品傳銷公司弄髒了自己的手。
不過最後逼得沒辦法,他還是不得不接過了這個盤子。
而他對日本生命的整改計劃,其實很簡單來說就是,擴展日本生命的零售藥店,讓銷售網絡能夠覆蓋到全國,再依靠出售保健藥品來獲取利潤。
就是改變了日本生命以前的經營結構,將出售的假藥變為保健藥品,將利潤來源由騙取客戶加入直銷模式的保險金,轉而在保健藥品上獲取。
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很簡單,光是收購藥廠、擴展零售店、支出前期的借款等等,就是一筆不小的資金,所以之前宮崎蒼介也是和金融廳和消費者廳協商了很多次,最後消費者廳答應,願意出麵聯係銀行給他們提供一筆一千億日元的低息借款,宮崎蒼介才勉強答應接過日本生命這家爛攤子。
可以說,對宮崎蒼介來說,這樣還不如從頭開始發展一家醫療健康集團,隻不過這次不隻是商業上的事情,更多的是政治上的事情,所以宮崎蒼介才願意花精力來改造日本生命這家公司。
現在看來,在宮崎蒼介的指導下,日本生命的爛攤子整改的還不錯,大阪的齋藤製藥、群馬的大勝藥業已經被並購完畢,正在負責研發新的保健品,多家大規模新的連鎖藥店,也在全國範圍內開始鋪展開來,雖然資金消耗的很快,但是這也隻是第一步而已。
接下來,私有化醫院當做宣傳資料,借殼上市,用市場規模來講故事,最後利用上市資本瘋狂擴張連鎖藥店,再利用遍布全國的藥店推銷保健品,獲取高額的利潤。
這個盈利模式的設計,真的十分精妙。
這個轉型也是真的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