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大多隻在上午上半天課,學校提供午飯,吃過午飯,打掃了衛生之後就可以下學回家了。需要課後照顧的雙職工家庭子女,可以到設置在校內的學童俱樂部報到,由那裏的生活老師照看,組織同學們一起寫作業、讀書、在操場玩耍等,三點鍾還會提供茶水和點心,等到6點鍾下學回家。
RB從1980年開始實行教育寬鬆政策。教科書變薄了,星期六放假了。這樣做的出發點,本是想給孩子們更多實踐和自我思考的時間,但結果出現了放鴨子的現象,學習成績總體下降,最後以失敗告終。
公立學校教學內容基本上不相上下。那麼差距是怎麼拉開的呢?正如前麵我們對RB高中教育討論過的那樣,家長對教育的重視和關心程度起到了決定作用,在RB家長的眼裏,能夠從想小學就進入名門,那麼初中和自然也能夠大概率進入名門,高中也是如此,最後自然能夠進入一所不錯的大學,成為社會中的精英派。反之,如果小學開始就不能夠進入國立或者私立小學,那麼從人生的起點開始,你就落後其他人一截,後續隻能夠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汗水來付出,來追趕。所以RB整個社會對孩子的教育重視,從小學入學開始就已經十分重視了,當然和收入也緊密相關。
在東京的各大車站附近,都可以看到許多私塾的招牌或廣告。各種輔導班數不勝數。有算術、國語補習班、有少年棒球隊、少年足球隊、遊泳俱樂部、乒乓球俱樂部、網球俱樂部、舞蹈班、英語班、鋼琴班、繪畫班、騎馬班、滑雪班、大字班、珠算班,五花八門,多種多樣。像宮崎蒼介就是從小學開始就參加了很多補習班,除了學習相關的算術和國語,還有鋼琴和馬術,一直持續到他上大學為之。
課外的文化補習班和專長訓練班,開始的年齡每個家庭不同,一般到了小學4年級下學後去中考補習班補習,準備升入私立中學的考試,參加私立學校升學考試的人數在應屆畢業生中所占比例,每個區都有所不同,最低的是江戶川區的10.21%,到最高的是文京區的39.51%,學生根據自己的專長和希望升入的大學選擇初中高中一貫製學校,或大學的附屬學校。
除了公立小學,有國家開設的國立小學在東京隻有六所:禦茶水女子大學附屬小學、築波大學附屬小學、東京學藝大學附屬大泉小學、東京學藝大學附屬小金井小學、東京學藝大學附屬世田穀小學、東京學藝大學附屬竹早小學。
若是東京周圍,那麼還有位於神奈川縣的橫濱國立大學教育係附屬鐮倉小學和橫濱小學、位於埼玉縣的埼玉大學教育係附屬小學,以及位於千Y縣的千葉大學教育係附屬小學。這些小學的門檻都非常高,往往入學資格一票難求,也是很多權貴子女的第一選擇。比如宮崎蒼介就是在東京學藝大學附屬世田穀小學畢業的,因為離他之前的家很近,都在世田穀區。
其中最難進的是禦茶水女子大學附屬小學,平均每年50個考生中錄取一人,其他學校也是大約30人中錄取一人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