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璃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
至少她自己這麼認為。我好像沒有什麼特別厲害的地方呢。唱歌一般,有的時候好像還會跑調;跳舞?小時候跳過一陣,不過沒有堅持下來;做飯......額,還是跳過吧;成績也不是特別穩定,容易受林璃本人的感情狀態影響。好的時候也衝上過班級第一,不好的時候就跌到二十多快墜入三十。
一想到自己沒什麼長處,意誌力又不強,特別喜歡的吃飯睡覺打遊戲沒有一項是居人之上,林璃有些心塞。這以後大概得做個普通人裏的普通人了吧,雖然林璃很不想這樣。
其實林璃有時候太自卑了,習慣隻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麵,卻沒有發現自己身上閃光的地方。比如她很善良有愛心,很會替別人著想。再比如作文寫得很好,天馬行空的靈感有很多......在她以為自己身處於黑暗的時候,其實這些光正一點一點照亮她前方的路,同時也給別人帶來了無限溫暖。
林璃的父母在她很小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雖然後來兩個人在林璃記事的年紀也嚐試著複合,不過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因為兩個人的性格是絕對相反的那種。林璃的母親太過理性,比如林父給她買了一束花,即使她真的很高興,但是她第一時間考慮的是又花了多少錢。林父則是個絕對浪漫的人,他注重感覺,覺得生活再苦我們也要努力創造情調,但是多多少少憑著感覺做事有點像沒長大的黃毛小子。他給不了林母安全和踏實感。林璃一開始不太懂爸爸的含義。因為在她兒時記憶中,她從來就沒有體驗過所謂的父愛。林璃的父親是在林璃上了小學後慢慢和林璃聯係密切的。之前的時間,他一直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和所謂年輕的幹勁想去外麵的世界闖一闖,不過外麵的世界多殘酷啊,林父最終還是碰了壁磨平了棱角,開始成熟起來為生活而奔波。他會帶林璃去西餐廳吃牛排,去遊樂園坐摩天輪,去動物園喂長頸鹿,和林璃聊心裏話......總之,在林璃母親那缺失的浪漫,林父都一點一點補回來。在林璃媽媽沒有再婚以前,經常會有親戚愛憐的看著林璃,說一些你要聽媽媽的話,你想不想爸爸之類無關痛癢的話。林璃嘴上應答著嗯,可心裏沒有什麼波瀾。從來就沒擁有的東西,又怎麼會在失去它後有些許惋惜。不過林璃不恨爸爸和媽媽,畢竟婚姻這個東西,是兩個人都要幸福快樂的。既然爸爸媽媽不能再試著去愛彼此,不能再試著住在同一屋簷下,不能再試著一起陪著小林璃長大,那就讓他們放開手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好了。林璃總是這麼安慰彼此,縱然她內心深處無比期待原生的家庭。
特殊的成長環境也讓林璃對感情這個東西很模糊,她極度缺乏安全感。林璃的母親在早期剛經曆離婚的痛苦,整個人有的時候強勢又暴躁,給幼小的林璃心理留下了一定的陰影。坦白說,林璃的母親很愛她,但是她不是那種時常表達愛意的人,她不會口頭表達愛意。林璃的母親像父親,而父親又像母親。小時候林璃的母親常有時候不喜歡林璃的過分親昵,可是那是林璃無比渴望的東西。每天的一句“我愛你”,一個簡單的擁抱,一句讚賞.......這些是別人家尋常的存在,都是小時候林璃向往的東西。都說人有兩麵,一麵是給外麵看的,還有一麵是留給自己的。林璃整個人對外呈現出的就是一種樂觀又活潑的樣子,但是隻有真正了解她能走進她內心的人才知道,林璃多愁善感還自卑。身邊的同學都說林璃是小太陽,很會照顧別人的感受。可是一直是她在顧慮別人照顧別人,誰又來照顧她呢?誰又來愛她呢?她渴望愛,可是她又不知道該怎麼去愛。“會有人愛我嗎?我的婚姻會圓滿嗎?”這是林璃很擔心的兩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