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升龍城成為廢墟的第二天,安南僅剩下的最後勢力莫氏王朝,也向洪昌鵬派遣了使者。
莫氏很精明,他們知道洪昌鵬下一步必定會進攻他們,同時他們也知道,無論他們做什麼,都難以阻擋洪昌鵬。
所以莫氏直接向洪昌鵬投降,將莫氏掌握的所有勢力歸順於洪昌鵬,所謀求的隻是莫氏一族的富貴、安定。
至此,整個安南盡落入洪昌鵬的手中,或者說安南再次回歸到了華夏的懷抱之中。
而洪昌鵬的“大中華共榮圈”已成雛形。
結束了安南的戰爭之後,洪昌鵬直接命人帶著大批的財富與阮氏和莫氏的使者,前往北京覲見萬曆。
不過既是為萬曆送去了他夢寐以求的財富,做成了這票買賣,同時以阮氏與莫氏自願申請將安南並入大明的統治,來堵住大明眾臣的嘴。
這樣一來,洪昌鵬不光無過,還有大功,從替罪羊搖身一變,變成了英雄。
一時間洪昌鵬在大明民間的聲望頓升,加上洪昌鵬手下的操作與之前洪昌鵬解救災民之事,洪昌鵬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英雄與傳奇人物。
萬曆更是欣喜莫名,洪昌鵬為他送來的財富,不光可以填補福王就藩所需,還有大量的剩餘,讓萬曆一下子嚐到了甜頭。
而且安南的回歸,更加深了萬曆的開疆擴土之功,他甚至覺得,他快要超越太祖與成祖皇帝了。
所以當洪昌鵬手下將洪昌鵬的秘密奏折交給萬曆,洪昌鵬向萬曆申請多做幾次這樣的“買賣”的時候,萬曆很是痛快的答應了。
萬曆回話洪昌鵬,隻要其他地方也能像安南一般,“自願”歸順與孝敬,這“買賣”就任由洪昌鵬去做!
有了萬曆的這番回複,洪昌鵬開始加緊了步伐。
經過滲透到印度地區的龍組傳來的情報,荷蘭人的援軍已經抵達錫蘭島之外不遠的海域。
洪昌鵬決定要對荷蘭人動手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在東方的荷蘭人力量。
一支艦隊封鎖萬丹港,五千人的軍隊立刻登陸印尼,進攻在印尼苟延殘喘的科諾熱德部隊。
科諾熱德倒是以自身的“魅力”使得幾個大型土人部落站在了他的一邊,共同抵禦洪昌鵬的進攻。
但是洪昌鵬的軍隊以絕對的強大實力優勢,隻是一戰,就將那些光著身子、手拿木棍的土人聯軍擊潰。
同時掃蕩了所有敢於反抗洪昌鵬的土人部落,殺得這些印尼土人人頭滾滾,殺得他們驚恐到靈魂深處,直接將這幾個大型部落滅族。
周圍其他的土人部落見此,紛紛向洪昌鵬的部隊投誠,一起捉拿那些四處逃竄的荷蘭人。
最後,大部分的荷蘭軍人選擇了投降,而科諾熱德在逃竄至海邊,準備借著一艘漁船超脫之時,被趕來恨他們家族入骨的範佩西一刀剁下了腦袋。
另一邊,葡萄牙與海龍幫聯合艦隊在錫蘭島處阻擊荷蘭援軍。
在洪昌鵬新型戰艦的強大火力之下,在絕對優勢的兵力包圍分割中,由三十多艘大型戰艦組成的荷蘭援軍,被擊沉了半數,俘虜了大半。
至此,荷蘭人在東方的整個力量付之一炬,成為了洪昌鵬的階下囚。
同時這發生在印度洋的空前大戰,更加震懾了周邊各國與在印度半島進行殖民活動的英國人。
在了解了一番洪昌鵬的信息,尤其在知道葡萄牙人已經成為洪昌鵬的附屬之後,英國人隨後立即派遣了使者,來交好於洪昌鵬這個冉冉升起的東方霸主。
英國人想要與洪昌鵬合作,因為印度半島上的葡萄牙殖民地已經成為了洪昌鵬所有,英國人至少暫時不願意觸怒洪昌鵬,想要與洪昌鵬共同瓜分印度。
洪昌鵬答應了與英國人的合作,隻是洪昌鵬規定,英國人的勢力隻允許停留在印度北方,並且英國人的軍艦除非洪昌鵬允許,不然絕對不可以越過馬六甲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