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朝堂上,韓王安與韓相張平等人得知鄭國渠大成,關中年歲大收,秦國越發強大富裕。本來是想以此拖垮秦國,替韓國多延幾年命數,沒想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可恨鄭國叛國呀!
韓安王忍不住破口大罵:“鄭國逆賊,違背先王之命,有負於韓國!如今渠成,秦國關中再無饑年,我韓國數百年基業,就要毀在寡人手上了!”
張平也不免哀歎:“秦國強大,必然先滅我韓國!鄭國妻兒老小都在韓國,大王不如以此為要挾,使秦王遣鄭國回韓,以泄韓國之恨!”韓王安從之,於是派人前去召鄭國。
廷尉李斯奉秦王之命前去尋尉繚,說:“自楚一別已十載,今兄入秦,怎不知會於斯呢?”
“君高居廷尉之職,繚豈敢隨意上門拜訪!”
“繚兄此言實乃折煞李斯!憑李斯之愚而得秦王重用,繚兄之才在斯之上,李斯必將兄薦於秦王!”
“不忙!過些時日再勞煩君!”
尉繚欲住李斯府邸而不住客舍,依秦法:凡客在未正式確立職位之前,一律住在客舍;待授予官職,方有專門的府邸供給居住!一律按照客的待遇待之!李斯身為廷尉,應當以身作則。尉繚是舊交,李斯必然不能拿秦法作說辭,又怕有了先例而無法服眾,是以隻能先行稟報給秦王。
李斯入章台,碰巧秦王去了華陽殿,於是便尋了過去。沈洛伊正在向嬴政學習下圍棋,見李斯到來,便欲退出去,嬴政道:“不必,寡人何時避諱過你!”
李斯說:“臣之舊交尉繚已入秦,此人諳熟兵法理論,正好填補朝中所缺人才!”
嬴政喜悅,“可曾見麵?何不即刻引入宮來?”
“想必是尉繚自己不肯先麵王,否則依李大人的主意,早就給大王帶來了!”沈洛伊道。
“夫人聰慧!尉繚欲先請大王閱過所著兵書,再行麵見!兵書將成,大王寬他幾日有何妨!但有一事,請大王裁度!”
嬴政問:“何事?”
李斯答:“尉繚不住客舍,欲在臣府上居住。我秦法有明確的規定,是以臣十分為難,請大王示下!”
嬴政大笑,“他既願住你府上,豈不是好事!寡人正好可以將此人牢牢地留在秦國,開一先例也無礙!”李斯會意,自去安置尉繚。
這一邊,韓王安派間者入秦,對鄭國說:“你背叛先王,背棄韓國,難道就不曾想過尚在韓國的妻兒嗎?大王有命,你若不速速回韓,那麼妻兒老小便不能保全!客卿大人可要好好想清楚了!”
韓國間者說完轉身離去,鄭國心裏恐慌起來,隻恐牽連全族被滅,因此打定主意向秦王請求回韓。
鄭國遂向秦王請求:“大王,臣之全族皆被韓王拘押,請準許鄭國返韓!”
秦王將客卿鄭國扶起,說道:“寡人即刻派人入韓,韓王一定乖乖將卿之全族送至秦國!”秦王派人出使韓國,揚言速速將鄭國妻兒老小送入秦國,否則秦王將發兵攻韓。韓王安懼怕,遂將鄭國家人送入秦國。
尉繚入住李斯府邸之後,秦王數次上門請教而拒絕,又斷然不肯繼續著書,李斯苦勸無果。秦王雖然心裏略有不快,但秉持著惜才愛才的準則,也是多番寬容。嬴政在洛伊麵前也提及過此事,她自然想為嬴政分憂,所以決定來勸一勸尉繚。
沈洛伊問:“先生入秦是為何?”
尉繚回答到:“一展所學罷了!”
“既是為此,先生就必須繼續著書!秦廷猛將如雲,謀臣眾多,秦王仍屈尊前來向先生請教,可見秦王愛才,何以拒而不見?難道先生還念及魏國,而不肯替秦國效力嗎?既如此,先生又何必入秦!又或者,您隻想撈個隻管人不辦事的職位。要是如此,先生就是沽名釣譽之徒,那秦王必不會重用。巧舌如簧如姚賈、能言善辯如頓弱、深謀遠慮如李斯,各憑本領得以事秦王。先生若不能拿出點與眾不同的本領,怕是很難立身於秦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