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帶來的窒息感仍舊縈繞在陳念念的心頭。
2020年的春節,陳念念死在了學校北苑的觀景湖。死亡原因溺水後窒息。
對於陳念念這樣一個膽小鬼來說,死亡真的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陳念念很嬌氣,怕疼怕苦怕累;但她最怕的是失去對生活的希望。哪怕就是餘華,在寫那本讀來令人感覺到痛苦萬分的《活著》時,也仍懷揣著對生的希望。可是,陳念念,一個剛二十出頭的姑娘,有著大好的時光可以揮霍的姑娘,卻隻是因為承受不住失敗的壓力,失去對生活的希望,從有誌青年變成了這幅自甘墮落的樣子以至於香消玉損於這喜慶的節日。大概現代社會裏,年輕人的抗壓能力確實不如老一輩了吧。
陳念念是信鬼神的,盡管她從未承認過。
在佛教信仰裏,自殺是要下地獄的。至於為何要下地獄,其實陳念念也不是很懂,因為很多年來,她一直被告誡不要信奉鬼神,不要迷信——就為了能老老實實地按照母親的願望成為一名光榮的□□員——而黨員是不信教的,不迷信,不造謠,堅持共產主義。
但是我佛畢竟慈悲,大抵也還是普度眾生。哪怕麵對最窮凶極惡的壞人,僧人們還是會麵帶憐憫地勸說句“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兜兜轉轉的,可能是看在母親和奶奶一心向佛、虔誠禮佛的份上,陳念念獲得了次救贖。
關於地獄,陳念念隻記得小時候在鄰居家的葬禮上看到過。
鄰居也是信奉佛教的,請了僧人主持葬禮。
年幼的陳念念當時並不知道死亡的意義;也不懂大人們為什麼會麵露哀色,不懂為什麼有些人的腰上係了白布而有些人身上沒有;也不懂僧人們為什麼要一圈一圈地繞著桌子吟誦經文,為什麼會有清脆的木魚聲一下接一下地響起。隻覺得恍惚間,牆壁上貼著的牆紙,畫麵變成了大人口中的十八層地獄:有下油鍋、又滾刀山,有拔舌頭也有斷手指。而且不單是靜態的畫麵,似乎在經文的吟誦聲裏,畫麵的一切都被賦予了生命——耳邊能聽到驚懼的叫聲,鼻尖能聞到尖銳的血腥,也能看到油鍋散發的熱氣和冰山的寒氣。可以說陳念念是被嚇壞了,很長時間甚至見不得那種昏黃色的燈光。
可是,大概是沒有史鐵生向死而生的勇氣,陳念念在焦慮和無意義的空虛中還是選擇了自殺。反正,自己都已經令父母那麼失望了;反正,家裏還有一個差不多成年的妹妹;反正,也沒什麼人真的在乎她。總之,似乎在那會,自殺是陳念念的最好選擇。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生活已經毫無意義,不管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致,也就容易變得抑鬱,時間久了,輕生的念頭也就愈發強烈。
這其實並不是陳念念第一次想到自殺。七年前的初中,離月牙湖很近,不過是出門左拐走個七八分鍾的路程。湖的周圍,最外圍的那圈,並沒有欄杆束縛者,隻有幾塊石頭壘著。有一陣子陳念念很喜歡在中午的時候去到湖邊,坐在湖邊的石頭堆上,看著正午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水麵,然後純粹地完全地放空自己,像最原始的動物,呆呆的不知道做什麼。七年前的陳念念是幸運的,因為碰到了一個會開解她的網友。是的,網友。陳念念初中時候並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當然,那會的網絡環境也稍顯單純。隻是,大概陳念念的幸運被透支了吧,七年後終歸是把沒有完成得自殺給安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