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鄉試成績,明日就要揭榜了。
陳召麟在京城的城郊居住,隻有一處不大的三合院子,院子範圍倒是不小,房屋附近種了蔬菜瓜果,院牆邊上還有一顆柿子樹,春季來臨,柿子葉子也長出了新芽。
看著一片春意盎然勃勃生機,這處院子是陳召麟進京趕考租住的,主要是用來溫習所用的地方,其實城中也還有客棧入住。
陳召麟找了好幾處地方,都覺得不太滿意,就幹脆在城郊租了一間院子。
陳召麟來時就帶了一個小廝,兩人收拾了整整兩三日時間,才堪堪到了現在了模樣。
為何要這般?
因為陳召麟沒有錢,窮!
走的時候,還是自己老夫子給的銀錢,才能來進城參加春闈的考試。
租住房屋,一個月就是十兩銀子,已經交了兩個月的租子,下個月的租子還不知道去哪裏找呢。
“公子,明日就是放榜的時間了。”
“是一東去看榜,還是公子親自去?”一東是陳召麟的小廝,是在一次狩獵的時候救起來的孩童,就一直跟在了陳召麟的身邊。
這就多了一張吃飯的嘴,陳家的親戚本來就不滿陳召麟讀書識字用錢甚多,還要撿來一個男孩子,多一個吃閑飯的人,就更加的引起了其他幾房的及其不滿。
陳召麟在府城的鄉下生活了十多年的時間,十一歲的時候開始識字讀書,讓陳家二老滿意想到的是,老幺這個撿來的孩子,還真的是個讀書的材料,一年時間讀書下來,竟然真的考過了童生試。
這件事,就給了陳家另外三房的男孩子增加了很大的壓力。
陳家並不是隻有陳召麟在讀書,還有大房的小兒子陳召峰,二房的陳召北,跟三房的陳召南。
幾個孩子年紀都差不多大小,都是陳家經過商議之後,在陳家幾房挑選出來的孩子,一家一個,也算是公平公正。
陳大山跟錢氏生育了六個兒女,老大陳才明,老二陳才王,老三陳才文,老四陳才豐,老五陳小花,老六陳小翠。
陳才豐是陳召麟的養父,小時候在山上的寺廟外麵撿到的陳召麟,陳才豐為了這個孩子,可謂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陳才豐因為身體殘缺,一直說不到合適的親事,再說了還帶著這麼大一個孩子,家中的負擔就更大了,就更難說道親事。
這件事上,陳召麟是有些慚愧的。
所以,在書孰的時候,就一門心思認真學習,一年時間就給陳才豐拿了童生試回來,這可把陳才豐給高興壞了。
後麵接著讀下去,又考上了秀才。
陳才豐的雙眼是看不見的,這還是因年輕的時候跟陳大山上山打獵的時候,被熊瞎子追著跑,跌落下山崖所導致的。
所以,陳大山對於老四還是心中多少有所虧欠的。
原本就打算給陳才豐買一個媳婦回來,伺候他一輩子的,可是,還沒過多久陳才豐就撿回來了一個孩子,這件事就暫時擱置了,再提起的時候,已經是兩三年之後,那個時候就更不好說親事了,二老著急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