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20章 第二十回(1 / 2)

公元前222年,玉帝因妖猴反天,兵發花果山。人間東南天起黑雲,異響陣陣。儒生以兵戈不祥,非議秦王。秦王置若罔聞。次年,興兵滅齊。自此,六國悉並於秦也。

——《仙銘軼事·人間卷·秦篇》

※※※

十月正,大典祭天。

這是自六國覆滅後的第一個歲首,秦國百姓們幾乎是翹首以盼著這一天的到來。而有資格參與大典的眾臣們更是一早便打理好衣冠,隨著謁者們的引導依序列於高台之下。

不是沒有心懷異心者想要在今日生亂,但是大秦的將士絕不會容許任何人破壞這一天的莊嚴與安寧。

禦攆自宮城方向緩緩而來。有宮人掀開簾幔,一隻骨節修長的手自車中伸出。於是所有人都在第一時間低下了頭,向車中人表示自己的恭敬。

身著玄衣纁裳的君王自車上走出,一步一個台階,朝著祭台的最高處走去。

他的腳步並不如何沉重或是急促,姿態優雅,卻連鹹陽的風都好似因他而沉凝了下來,不願意破壞此時此刻的肅穆神聖。

而天外,不請自來的客人也同樣屏息以待,靜候著這位人間的君主走到天地正中。

奉常拈香,將之雙手遞與秦王。

嬴政接過燃香,在萬眾矚目下將第一支香插入香爐。

香煙嫋嫋,直上青天。

而他的心聲也隨著升騰的煙氣傳入天地。

——自此,天下之民皆我大秦之百姓。朕為始皇帝,自朕而始,二世、三世,以至於百千萬世,秦必傳之而無窮。

“古有三皇五帝,功德在乎夏商周三王之上。而今我大秦平天下,威四夷,德兼三皇,功邁五帝,遂兼二號而稱皇帝。”

第二支香。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幹,誓不休戰。朕必平百越、匈奴、西南,使我大秦子民,再無離亂。

“今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各郡之間不分彼此,均為大秦之民。”

李斯比任何人都懂得嬴政的野心。所以縱使反對分封是與貴族、功臣為敵,他仍然義無反顧地為王前驅,庭前辯論,贏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無裂土分封之諸侯,則無兵戈之源。國無內患,才能如陛下所願,將目光投諸四夷。

不過,同樣是諸侯起家的秦,就不適合將這些話說與黔首聽了。

李斯意氣風發地站在高台之上僅次於始皇的位置,向世人宣告這位史無前例的皇帝的意旨。

第三支香。

嬴政垂眸,緩緩將之插於香爐之上。

——大秦曆代先民之願,終是不負。

“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

“真是傲慢啊……”從天地間截取到了這位皇帝的心念的東華感慨道,然而他的臉上浮現的卻是極為欣賞的神色。

祭天之禮本是人族最為莊嚴的祭祀儀式。在昊天立道後,更是神與人交流的唯一官方途徑。

然而,這位陛下依禮擺開最隆重的架勢,九州國運加身,卻不祈願,也不禱祀,隻請天地見證他的意願,而不求天地為他助力。

尚青站在東華身側,注視著被人間帝王紫氣團團包裹住的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