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玄北域,武曉帝國帝宮,此時的二皇子顧躍竟然端坐在象征著至高權力的皇座上。
他臉上掛著難忍的笑意,目光撇著下方跪拜的武曉群臣。
對於顧躍來說,顧宏宇的死並沒有帶給他太多悲傷的情緒。恰恰相反的是,他內心彌漫著難以壓製的喜悅。
他從未對顧宏宇有太多親情的觀念,甚至在心底最深處一直藏著濃烈的仇恨。
如果從蔣玉的角度出發,顧宏宇一定是個深情至極的男人。但如果從帝宮深閨裏妃子們的角度來看,顧宏宇則是一個冷血薄情的人。
顧躍的生母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自選入後宮那日起,便徹底淪陷在顧宏宇的王者霸氣中,一生至死都深愛著他。可偏偏沒落得好下場,最後鬱鬱而終,死在了清冷孤寂的寢宮裏。
顧宏宇登臨帝位時,曾說過今生隻娶蔣玉一人。但蔣玉幾年下來並未懷胎,因此群臣不斷諫言,請求他納妾。
初登帝位的他,必須要迅速掌握大局,穩固帝位。再加上蔣玉也從中勸解,最後無奈地選了眾多妃子,傳衍帝王香火。
有道講最是無情帝王家,將妃子當成繁衍工具的顧宏宇自然對其沒有傾注太多感情。
更重要的是,顧宏宇對妃子所生的皇子們同樣冷漠相對,成年後便立刻送出帝宮。多年以來,也未曾想過立第一繼承人。
他的本意,是想要將武曉交給顧晨,但是立癡傻的四皇子為繼承人的想法被武曉群臣一致反對,所以一直沒有結果。
諸多因素加起來,讓年幼的顧躍十分仇恨顧宏宇,在他眼裏,自己的母親就是被顧宏宇害死的。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仇恨的種子生根發芽。尤其是看到顧宏宇疼愛顧晨的模樣,讓他恨不得將二人親手送入地獄。
不得不說,顧躍此人心性極為堅定,認準了這個想法以後,自成年後開始便開始布局。直到今天,終於到了品嚐勝利果實的時候,又怎能讓他不開心呢。
顧躍的腦海裏就個字,痛快!顧晨下落不明生死未知,顧宏宇與徐君雄同歸於盡,讓他收獲了最完美的結局。隻是唯一一丁點美中不足的是,中州蔣家的支援。
蔣玉家族的情報,他自然有所了解,畢竟當年的事情雖然被下了封口令,但是憑借皇子的身邊想查出一些還是很簡單的。
隻是他不知道蔣家來人的真正態度會是怎麼樣,會不會對武曉帝國有所想法。雖然為這些未知的事情而憂慮,但這並不妨礙他現在坐上帝位。
顧躍意氣風發地從皇座上站起,俯視著跪拜的群臣,心潮澎湃地說道:“父皇的離世讓我十分悲痛,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大皇兄至今未歸,當由我扛起帝國的重擔。”
“自今日起,我,二皇子顧躍,接任武曉大帝之位!”說著,顧躍張開雙臂,大聲說道。
“天佑武曉!”群臣齊聲呼喝,聲音響徹整個帝宮大殿。
“慢著。”一個身穿軍甲的男子自宮殿外徐步走來,聲音壓過了群臣的呼喝,“父皇屍骨未寒,皇弟此時登臨帝位,是否有些操之過急了?”
群臣的聲音猛然一滯,齊刷刷回頭看向宮殿門口,待到看清來人,頓時跪拜下去:“拜見大皇子!”
站在帝座前的顧躍,眼神逐漸陰冷,眯著雙眼盯著突然出現的顧陽,陰惻惻地說道:“皇兄能平安無事地返回帝都,還真是武曉的福氣。”
“嗬嗬,托皇弟的福了。”顧陽冷笑一聲,咬著牙吐出幾個字節。
對於顧陽的出現,顧躍是早就預料到的。顧宏宇領兵出征,軍士中有頗多顧躍的親信,自然他知曉當日發生的一切。
包括後來的顧陽帶領軍隊急行軍返回帝都,一直都在顧躍的掌控之中。他很清楚,顧陽同樣不是一個省油的燈,對帝位的覬覦之意不會比自己少。
因此,今日顧陽的出現也符合了他的心意,畢竟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顧陽鑽進來,成為他的甕中之鱉。
“皇兄,我有一事不明,可否為我解惑?”顧躍的眼珠轉動了一下,詭譎地問道。
“何事?”一股不好的預感泛上顧陽的心頭,沉聲說道。
“前方戰報傳回,父皇與徐君雄同歸於盡,占領南疆要塞的幽雲軍隊軍心大亂,皇兄為何不攜令三十萬武曉將士奪回要塞,反而連夜趕回帝都?”
“皇兄可是不在乎南疆陷落?武曉將士盡是悲痛,此消彼長之下,正是奪回南疆要塞之機。可皇兄你偏偏帶著一群哀兵回了帝都,將帝都圍了個水泄不通。”說到最後,顧躍滿臉憤怒地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