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疫情的中心地帶寫作(1 / 1)

從我出生到成長再到學習和工作,一直沒離開武漢這座城市。我是個小富即安的人,雖然目前還算不上小富,但是家庭和工作基本上無憂無慮,所以我也安得很。

不過這一切都在2020年的春節被打斷了。好像是一夜之間,武漢這個在全國也算不上有名的“二線中的一線”一下子成為了宇宙中心,世界的焦點。我第一次在的英語新聞中頻繁聽到“wuhan”這個單詞。

一切都是因為一種傳播極廣,至今尚未找到有效治療藥品的疾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而我,就在這次肺炎爆發的中心疫區:武漢。

說不害怕是假的。17年前的那場非典,全民恐懼,那時候我還是個懵懂的小青年,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非但沒有害怕,反而覺得隔離對我這個沒什麼生活負擔的人來說是一次自由放飛,因為可以呆在家裏玩遊戲,看電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反正我是個宅男。

可現在不行了,家裏有孩子,有老婆,有臥病在床的老人,很多事情需要我來照顧。武漢封城迄今五天,很多嚷嚷著要憋瘋了,那是因為他們閑得沒事幹。我和老婆卻忙得暈頭轉向,因為有孩子的學習、老人的起居、一日三餐還有各種雜務。

我們倆都互相鼓勵,各自保重好自己的身體,抓緊時間休息,照顧自己,因為我們倆誰都不能倒。

人類的害怕來源於對未知的恐懼。對於這樣一種從未見過的新型病毒,恐懼自然更甚。特別是看到每天像跳表一樣的各種數字:新增病例、死亡人數、疑似病例,等等。

雖然我也想喊武漢加油,但心中總有一絲抹不去的忐忑,讓我戰戰兢兢地喊不出口。

還好昨天看到友人在朋友圈裏發的一段話:“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那就是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裏的一段名言。雖然這片子我看過很多遍,可今天讀這段文字,卻感覺到從未有過的鼓舞。

囉裏囉嗦寫了這麼多,心中的塊壘算是抒發的差不多了。

心裏的鬱悶,有時真的要說出來,說出來,就暢快了。

回頭說說這部,從這幾章開始,故事的題材開始有點科幻甚至往玄幻方麵轉折了。其實寫是一件很大眾的事,也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就好像我小時候喜歡編故事,編到哪兒算哪兒,挺開心的。

說到寫作,有些時候心裏還非常不厚道的想,幸虧有這次疫情,要不然單位裏也不會允許我這樣帶薪在家,無視工作,幹自己的私活了。

好吧,就說到這裏。還是那句話,如果您有耐心的話,希望能夠一直讀下去,精彩的還在後麵。

最後當然必須得喊一聲:“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畢竟我們是中國人,在災難麵前我們的抵抗能力是舉世無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