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第412章 周易給出的條件(2 / 2)

既然如此,周易就給那些人找點事情,讓百姓們聽聽大乾的聲音,這樣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那些因為變革,很多不敢反抗的百姓,也可以找到組織了,多了一分底氣,何樂而不為呢。

“其次是對你們這些人的安排,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收編的話,朕可以讓你們加入朕的軍隊當中的,甚至可以單設一營。

首領級別的,可以得到將軍的職位。其他的往後類推。

要是不願意被收編,你們可以隨便離開了。是繼續待在佛國境內也好,還是說去其他的地方也行。

去佛國境內的話,朕可以給你們提供糧食補給,過冬的衣物,以及少量的武器之類的。以後這裏就是你們的後方,你們也不是沒有靠山的了。

朕允許你們在寧守關附近修整,繼續提供一定的藥物之類的,你們的家人,也可以在寧守關這裏安頓。”

周易一開始給的條件,是允許他們獨設一軍,依舊屬於他們自己掌控,也就是說,有一定的自治權,算是派係或者內部軍頭了。

同時給他們提供所有的補給,讓他們不再孤軍奮戰。

不過現在他改變主意了,不要說一軍了,就算是一衛也不給他們。封賞的時候比較容易,但是想要撤掉就不容易了。

就像大乾各地的貴族一樣,特權太多了,給的時候容易,也比較有效果。可是想要收回來就不容易了。

既然有這樣的案例在前,周易自然不可能繼續犯錯。

給他們一營,最多也就一萬人左右,正好夠他們現在的總人數,也就是沒有給他們擴大多少編製。

以前的自治權,現在也直接取消了。他們進來之後,周易肯定會給他們安排在忠勇衛的下麵,或者說趙海清的下麵,以後就要接受約束了。

而糧食方麵,也從原來的全權負責,變成了聽你的補給。

當然,即使如此安排,也比他們現在的處境要好很多。要知道,他們現在可是朝不保夕,吃了上頓沒下頓,更是衣不遮體的地步。

周易自然不可能對他們不聞不問。他們加不加入周易的陣營無所謂,隻要他們對抗佛國就可以了。

為此,周易也不允許這些人覆滅的,肯定會給他一些支持。

隻不過,現在他消減了一些。畢竟沒有那個必要,他也覺得,可能會有人心動,但是也有人不願意受約束,或者說擔心周易把他們當炮灰,可能會離開。

離開周易也不在意,周易就沒有想過過河拆橋。畢竟信譽很重要,而且還是皇帝的信譽。

關於皇帝的名聲,他周易已經敗了很多。現如今知道了珍貴,不可能繼續敗下去。畢竟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想要挽回就非常困難了。

相比較聖旨給他們正名,這第二個條件,才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所以這些人大多都在分析其中的利弊。

這兩個條件,一個是名,另外一個是利,其實也比較容易理解。畢竟人活在這個世上,無非就是這兩樣東西。

“再有就是,朕允許你們在渭州或者漢州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勢力,並且還給一定的支持。”

思考了一下,周易還是把這個條件加了上去。不讓他們招兵買馬的話,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夠恢複過來啊。

這樣做,可以讓他們盡快的恢複。不過壞處也很多,還要冒著一些風險,那就是這些人突然調轉槍頭,忘恩負義怎麼辦。

可是周易管不了那麼多了,先答應再說。允許他們招兵買馬,但是卻不允許他們強製抓壯丁,這樣一來的話,周易有信心留下那些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