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正常情況下,朝廷肯定是要有所表態的。不過現在情況特殊,也不允許他泄露消息,隻能用軍旗掛白的方式,來送一程了。
這個時代,白旗可不是投降的意思。而是因為有重要的人物死亡,而且還是軍方影響很大的人。
別看老大人說起來鬥誌昂揚,但是周易心裏是清楚的,張瑞鴻心裏絕對不太好過。因為他和北鎮王,也算是有一段交情。
為了讓兒子學習兵法,還給吳尚雲寫信推薦之類的。他自信吳尚雲能夠同意,那就說明交情不淺。
現如今好友去世,要說他心裏沒什麼,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他愁眉苦臉了一上午,稍微觀察一下,誰都能看出來心情不好。一開始詢問也沒有說。現在會議結束了,他才說出來。
周易這麼做,一方麵是給張瑞鴻一個心理安慰。沒能送別,心裏也不好過。另外一方麵。則是敬重吳尚雲。
也許吳尚雲有擁兵自重的嫌疑,也有聽調不聽宣之舉。但是不管怎麼說,他從始至終都沒有舉起反旗,也沒有做出任何有失身份的事情。
說起來的話,是大乾朝廷背叛了他。擔心他功高蓋主,想要對他進行軟禁收權。隻不過最終沒有成功而已。
大乾朝廷如此的對他,吳尚雲能夠做到這個地步,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謝陛下!”
張瑞鴻很少跪拜的,這次他跪拜了下來。周易這麼做,也算是全了吳尚雲的名節,那一點點瑕疵,也算是沒有了。
以後史書上可能會把陳虎描述的十惡不赦,但是吳尚雲是完美了。
周易是大乾皇帝,他承認了吳尚雲,就是在成全吳尚雲的名節。說明他以前做的事,都是對的,朝廷不會追究的。
無論他的擁兵自重,還是說割據一方自保,大乾都不追究了。
“陛下聖明!”
所有人都跪拜了下來,吳尚雲雖然已經死了,但是這事的影響力,比周易接下來的計劃還要轟動很多。
此時周易也明白了,為何老大人要把這件事放到最後來說了,如果一開始就說這件事的話,恐怕大家都沒有心情,聽接下來的安排了。
畢竟吳尚雲的事情,要比拿下渭州轟動的多。
他就是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還能夠理性的做出安排。看來老大人還是比較理性的,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
這世界變化,實在是太快了,已經快到有點出人意料。
誰能夠想到,僅僅隻是半年的時間,竟然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
先是陳虎去世,軍隊退回西境。佛國大肆擴張。接著就是京都淪陷,天下三分成為定局。各地改革不斷,同時動蕩也沒有停止過。
原本冬日到來,大家覺得應該平靜了吧。可是先有熟糧事件,現在又來了吳尚雲去世,根本就沒有喘息的功夫。
這半年的變化,超過前麵幹幾年的動蕩。誰能夠想到,無論是陳虎還是吳尚雲,都走的如此匆忙。
“大家趕緊回去準備吧,這次拿下渭州,就仰仗諸位將軍了。”
“請陛下放心,我等必將竭盡全力,不辜負陛下所托。”
眾位將士單膝跪地,禮儀方麵算是中規中矩。周易也沒有心情繼續詢問別的了,吳尚雲的突然去世,也算是打了周易一個措手不及。
周易沒有繼續商討一些小事,他需要和王先生以及老大人討教,吳尚雲去世,將會給他們帶來的影響。如果真的有影響的話,也必須要提前防範。
其實他最擔心的一點,就是擔心北境士兵西進,進入漢州之地。這樣的話,他就真的無險可守了。
畢竟吳尚雲已經去世,沒有人再壓製金靈子了,難保他們他們不會進行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