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太想當然了,有點類似理想國的那種。如果沒有了貧富差距,那麼對於世界才是最可怕的。
在私心的作用下,反正大家都是一樣的,幹嘛還要去工作,錢也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大家都不工作,那麼大家吃什麼,穿什麼。沒有了追求,那麼社會如何的進步。
職業不分貴賤,但是職位是有好壞之分的。所有人都不想做髒活,累活之類的,那麼還不整合社會都癱瘓了。
甚至說,楚煊是不是有仇富的思想。才會提出那麼激進的主張。
即使局限性很大,但楚煊的主張,也不是一無可取之處。例如他說的取消階級,減少矛盾衝突,給底層人留下更多的晉升通道之類的,其實都是非常不錯的。
這正符合張瑞鴻的民生觀點,恐怕也是被張瑞鴻欣賞的原因。
跟張瑞鴻學習的時候,張瑞鴻就十分的主張君上實行王道,最好是以王道為主,霸道為輔,這樣才能長治久安。
主王道的核心就是民生問題,用仁治天下,讓所有人都是自願跟隨你,聽從你的話,百姓都是主動的。
霸道是讓人畏懼,大家都害怕你,被迫跟隨你,聽從你的話。兩者就是兩種方式,如何讓兩者融合,那才是一個難題。
當然,這都是張瑞鴻口中的那個楚煊。可是南境楚煊,帶給周易的印象可不是這樣的。這也讓周易懷疑,這兩個人是不是同一個。
相差實在是太大了,以王勝堰說的,楚煊萬萬不可能成為貴族狗腿子的,畢竟他對貴族,世家門閥都是厭惡的。
既然如此,他怎麼會成為司徒益的幕僚。這不是和他的性格有衝突嗎?畢竟司徒家是最大的世家門閥之一,你既然厭惡,還主動的加入,怎麼都說不過去。
所以周易從來沒有想過,張瑞鴻說的人有可能是她。但是聽到名字以後,他覺得事情不會真的這麼巧合吧。
突然出現了兩個楚煊,都比較在意民生的問題。
周易對南境楚煊最開始的印象,就是和他一起辯論民生的問題,辯論難民的問題。還因此,給他闖出了不小的名聲。
現如今楚煊,也不是那個籍籍無名之人,還是有一些名氣的。雖然這個名氣,跟周易也有很大的關係。
到底這個楚煊,是不是張瑞鴻說的那個楚煊,這確實不好評價,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畢竟王勝堰都能改變,不能說楚煊不能改變。
“陛下認識這個楚煊?”
見周易保持沉思的模樣,張瑞鴻立刻來了興趣。畢竟他比較欣賞這個人,甚至在王勝堰之上。
沒有這方麵的消息就算了,現在提示了這個人,她也想知道,這楚煊現在到底又怎麼樣?是更加的優秀呢,還是說已經得罪了朝廷,已經死了之類的。
張瑞鴻雖然有情報來源,但是隻針對那種天下大事,很少有針對單獨一個人的。他就算是想要了解一些人的消息,也做不到啊。
畢竟這些,都隻是他當年隨手而為之。過去了這麼長時間,誰還記得當初隨手而為的事情。
要不是王勝堰,讓他響起了當初的事情,恐怕他到死也不會想起來。
現在又提到了楚煊,同樣是隨手而為之的之一。他也好奇,這些人到底怎麼樣了,自己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
周易也沒有隱瞞,把楚煊的事情說了提下。尤其是當初京都覲見的經過。並且表達了自己的疑惑,那就是兩人的性格,好像不太一樣。
張瑞鴻倒是不太在意這問題,他很是堅信,這兩個應該是同一個人,這可能性很大。也不知道張瑞鴻哪裏來的依據,還是說隻憑借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