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第315章 孤臣(2 / 2)

等到皇帝死了之後,新皇就可以用孤臣刷聲望。相信朝野上下,都會歡欣鼓舞的。

明壽現在的做法,就是想要得罪所有人,走上孤臣的路線。對於這樣的人,皇帝也有充足的理由去信任。

說不感動那是假的,隻不過周易不需要這樣的孤臣而已。如果皇帝都喜歡這樣的孤臣,很有可能恃寵而驕。

正如張瑞鴻說的那樣,整個天下是天下人的。如果皇帝隻喜歡孤臣的話,很容易養成自滿的情況。

畢竟皇帝要是犯錯了,就有孤臣上來頂著。這樣的話,皇帝很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對於國家不利。

而且周易知道,作為皇帝,不能表現出自己的愛好,或者說比較信任某一個人,這樣其他的人就會投其所好。

孤家寡人可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皇帝不能刻意親近某一個大臣。

假如周易刻意親近一個普通人,隻是說一些場麵話,說什麼好之類的。相信他離開不久,那個普通人就可以升官發財,別人刻意去巴結。

職場上這種情況最常見,像那些總經理,董事長之類的人物。他們從來不會刻意去接觸最底層的員工。

因為不管你接觸了說些什麼,都會傳出不同的信號,一些揣摩上意的人,總會讀出一些其他的意思來。

而且那些領導想要辭掉或者升職一些人,從來不會自己去說的,而是把意思傳達給那些心腹,那些心腹自然會領會意思。

這些心腹就是孤臣的存在,他們不需要巴結同事,和同事處理好關係,他們隻需要巴結好領導就可以了。

可能很多人在背後罵他是馬屁精,罵他是小人之類的。但是不影響他升官發財,不影響他的權利。

那些總經理或者董事長真的不知道嗎?其實他們是知道的。隻不過他們需要一些這種孤臣,因為他們擔心手下那些管理者拉幫結派欺上瞞下,把他們蒙在鼓裏。

周易不需要這種孤臣,或者說現在不需要。

可能在皇帝的眼中,隻有兩種人。一種是可以用的人,一種是不能用的人,沒有信任和不信任的說法。

周易不是不領情,也不是恩將仇報。他現在等著用人,不需要孤臣。但是明壽這個做法,確實讓周易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這個人是三大總管當中,最後一個投靠的。而且這個人投靠的太順利了,以至於周易多多少少還有點不敢用,因為他也有點信不過明壽。

可是現在,明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忠誠。他想要告訴周易,自己是能夠信任的那一個,他可以成為孤臣。

一旦真的把自己處在孤臣的位置,以後得罪了皇帝的話,連一個求情的都沒有。

孤臣,也不是說毫無要求。不然的話,為何要成為孤臣。

有的可能是為了財富,也有的可能是為了今生的權勢滔天,各有各的追求。

周易大概的想了一下,他覺得明壽也是有追求的。他可能也是在像周易表明,他的幹爹就是孤臣,不可能害皇帝的。

沒有辦法,周易很難不把這件事往大了去想。

黃千歲是不是孤臣不好說,但是可能性很大。然而他權勢滔天的同時,也確實和外臣勾結在了一起。

這和孤臣有點不太一樣,也可能是之後改了吧。

明壽對黃千歲的尊重,周易也看得出來。從皇宮逃出來之後,他把黃千歲的牌位帶在了身邊,就是最好的證明。

弑君這個汙點,可是會被人們世代唾棄的。就相當於弑主一樣,不管你有什麼樣的理由,總歸是讓人們不恥,即使你再有才華,也沒人敢用你。

明壽很可能是不想讓他遺臭萬年,他在表達自己追求的同時,也是在表達自己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