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勝堰的想法,最好的事情就是趕盡殺絕,以絕後患。
他和賈惑在這上麵有分歧,賈惑是想要溫水煮青蛙,緩慢的過度,從而不引起動亂,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因為緩慢的過度,可以讓百姓少受傷害,還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實力,畢竟周圍的危險實在是太多了,首當其衝的是三境,接著是佛國和起義軍。
但是王勝堰徹底投靠陳虎之後,他的觀點是直接廢除周家的皇室地位,不給皇室一點希望,也不給他一點複興的機會。
他覺得陳虎可以直接稱帝,甚至殺死周易以絕後患。
雖然天下會有一些動蕩,但是各方為了自己的勢力,大家相互牽製,不敢和陳虎拚命的,隻要熬過去三五年,一切都會緩慢的變好。
雖然陳虎沒有表態,但是王勝堰知道,陳虎更傾向於賈惑,別看他現在的呼聲很高,可是相比較賈惑來說,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大家都覺得周易年齡還小,而且還被困在皇宮當中,沒有太大的威脅。
然而幼虎雖小,但畢竟是老虎,依舊是百獸之王。他隻要叫喚一聲,百獸都要臣服,即使他幼小,也沒有哪隻野獸敢挑釁。
而且幼虎終究有長大的一天,當他銳齒成刀,利爪成劍的時候,他終究會跳出來吃人的。為了以防萬一,應該盡早除去。
可是其他人卻都認為幼虎沒威脅,竟然把幼虎當成寵物。
王勝堰要讓這些人知道,幼虎也是有危險的。他沒有露出利爪,是因為他太小,所以才不警惕。
而當他露出利爪的時候,那麼一切就都晚了。
他讓戴毅幫忙,讓這頭幼虎充滿了緊迫感,從而變得活躍起來。
如果他一直隱忍蟄伏,陳虎就算是知道皇帝是裝的,也會為了自己的計劃視而不見的,畢竟陳虎太自信了。
但是如果皇上不蟄伏了,變得活躍起來的話,陳虎就可能會意識到危險,從而支持王勝堰提出的計劃。
到時候,王勝堰就能夠順利的擠走賈惑,成為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了。
所以他也不是無所事事,一方麵不停的刷存在感,在各方麵都要體現出自己的能力,同時也在縱容周易,私下卻在收集周易活躍的證據。
可是周易實在是太沒用了,連一個上得了台麵的人都沒有拉攏,整天和自己身邊幾位太監宮女鬥智鬥勇,這些證據再多,陳虎也不會感覺到威脅的。
他現在是需要周易能真正的拉攏到一位有份量的,最好就是徐凱東或者秦勇最好,因為這兩位是十二太保,絕對的夠份量。
有句話叫做養虎為患,王勝堰認為其他人都是在養虎為患,他自己何嚐不是在養虎,
大家都是在養虎,隻是看誰的技術更好了。
現如今,要說周易接觸最多的,有足夠份量的,恐怕就隻有後宮的那一位了。
然而這個人,王勝堰可不敢隨便去利用。因為他不知道陳虎的態度,好不好會被陳虎殺人滅口了。
而且後宮的那位,也從來不插手朝廷事物,他就算是想要牽扯,也沒有那麼充足的證據。你不能因為皇上在那裏用餐,就說周易有危險吧。
這個理由多少也說不過去。
“秦勇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太聰明了,不敢靠近,擔心被他反咬一口,隻能從徐凱東身上做手腳了。”
王勝堰暗暗的想到,至於會不會讓陳虎這邊的失去一位將軍,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隻要能夠幹掉皇帝,讓自己擠掉賈惑,不要說失去一位將軍了,就算是十位八位他也不會心疼。
官場鬥爭,自古以來就是存在的,而且還是非常殘酷的,沒有本事的話,最好不要碰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