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亞父不太關心,所有的都壓了下來,認為疫情還沒有來,現在說有點早,而且他們也不相信。”
“除此之外,更多的可能還是各地文人,紛紛上書,為蕭文何大人平反,以及各地上書,認為陛下太小,無以管理朝政。
甚至一些上書,全國災難頻發,跟皇家昏庸無道有關,觸怒了上天,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災難。
現如今分為三股力量,分別是認為陛下年齡太小,支持帝師總理朝物,等待陛下成年之後在還回來。
其次是直接支持亞父登基稱帝的,用來平息上天的怒火。
以及三境代表的,認為天下之所以大亂,是因為出了逆臣,也就是暗指亞父,隻要亞父伏法,上天就可以息怒。
很少一部分認為需要太後垂簾聽政,不過這樣的不多。”
明福繼續給周易分析了一波。
那些支持陳虎登基的,不用說肯定是陳虎的人。這是一種試探,試探天下人的反應,如果抵觸的人不多,那麼陳虎肯定不會客氣。
那些支持陳虎臨時總理朝政的,都是一些誰都不想得罪的小勢力。
反正陳虎現如今已經是帝師,也是亞父了。即使別人不說,陳虎也有總理朝政的權利,畢竟皇帝太小。
他們再說一遍,隻不過是在說一件事實而已。至於以後周易成年了,會不會再還給周易,那還有很長的時間呢。
第三種認為是奸臣當道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三境的,也有一部分是對大乾真的忠誠的刺史之類的。
也是這第三種人,才能夠保證周易現如今還是傀儡皇帝,如果沒有了這種聲音,恐怕自己也沒用了,也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
至於一小部分認為,應該太後垂簾聽政的。這些完全是無所謂,隨便的態度。
畢竟皇帝太小,太後垂簾聽政的傳統,自古以來就一直存在。
可是這些爭執當中,卻沒有直接支持周易的。
說到底,還是周易的名聲比較壞的原因。就算是那第三種聲音,他們也隻是支持皇室,而不是支持周易,就那麼的簡單。
至於為蕭文何平反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依舊沒有平息下來。
畢竟這個時代消息匱乏,對於一件時事熱點,大家都能記很久,也不會忘記的,已經過去了那麼長時間,依舊有人鍥而不舍的上書。
而在那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大家知道的消息,更新換代很快,同時大家忘記的也很快,互聯網有記憶,但是很大一部分人卻總沒有記性。
對於給蕭文何平反,這一點可能嗎?
蕭文何以死來成全自己的名聲,他的目的是達到了,但是他告的人是陳虎。
想要為他平反,那麼隻能給陳虎定罪,承認他說的是真的,那麼陳虎就必須死刑。可是現如今周易,根本就奈何不了陳虎,隻要陳虎動個念頭,那麼死的很可能就是周易自己。
那些文人不知道周易的處境嗎?他們當然知道,那麼他們為何這麼做,還是那句話,刷名聲。
他們表麵是為蕭文何發聲,其實是在刷自己在讀書人當中的名望。你要是真的如此憤怒,那麼你們怎麼不親自動手,推翻陳虎的統治,不要光動嘴皮子呀。
陳虎的幕僚們,自然也知道他們的目的。因此一點也不擔心這些人鬧騰。
但是不管怎麼說,把明福收入皇黨體係當中,都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為明福確實有這個價值。
可能打架之類的他不行,他確實為周易帶來了很多的消息。他接觸聖旨之類的這麼長時間,肯定還有很多的消息沒有說,周易自然也不好意思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