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凱東也不清楚,估計是被借口調走,不想讓他來皇宮,至於做什麼也沒有聽說過。雖然到現在還沒有和徐凱東成為朋友,但是也不是敵人。
徐凱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周易餘伯的存在,但是也不可能輕易被收買的,如果不是出於對徐凱東的信任,估計大家也不敢讓徐凱東來保護周易。
他們之所以調走秦奮留下徐凱東,就是擔心秦奮的魯莽,別像趙海清那樣,被周易迷惑的稀裏糊塗的。
把徐凱東留下來,看來是對於徐凱東,是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
大家都沒有說話,好像擔心影響了皇上處理國家大事。而周易不提問,徐凱東也是非常無聊的,他知道護衛將軍,不可能親自去找戴毅請聊吧,所以他就喝著小茶,吃著點心,一言不發的等著。
等了許久,周易終於按照慣例,把所有的奏折看了一遍。當然,也僅僅限於看了一遍,沒有主動提出任何的意見。
他看的如此認真,最主要的也是想要多了解外麵的東西。然而這幾天的奏折,幾乎都是大同小異,各地的刺史紛紛上書,讓周易發布罪己詔。
無外乎兩個原因,首先就是周易為了應對陳虎,說的那個典故。現如今已經傳開了。聽了周易的說法之後,很多人氣的不行,尤其是書生,已經給周易打上了昏君的標簽。
周易知道這件事可能影響不小,但是也沒有想到,影響竟然如此的大。他原本以為,隻是限於那三州之地,沒有想到現如今,好像全國都知道了這件事。
這也是為何,那些刺史上書周易,讓他發布罪己詔的原因之一。
他們原本打算要兵要錢,要糧的。結果什麼東西都沒有得到,還被周易狠狠地羞辱了一頓,說什麼沒有飯吃就吃肉。
這不是在罵他們笨是在幹嘛,好像這麼好的主意,隻有他想到了,全天下的刺史都沒有想到一樣,他們如何不動怒。
也因為這件事,那些刺史之類的,注意力終於被轉移了,轉移到了周易的身上。周易總感覺自己被算計了,但是又想不明白。
都說不要跟一個傻子計較,不然的話,傻子會把你的智商,拉的跟他同樣低,然後用自己豐富的經驗,再去打敗你。
現如今的刺史,就感覺自己在和傻子置氣。
還有第二個原因,無非還是天下大亂的事情。
如今天下大亂的局勢,那是愈演愈烈。百姓過不下去了,總想著要造反。大家總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承擔這一切的過錯。
各地的刺史,自然不可能承認的。畢竟這是他們的政績,他們承認了,不是證明了自己無能嗎?
然而,這個時候,周易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當中。他們突然想明白了,還有人可以站出來承擔這一切的,而且比他們刺史要更加的管用,那就是當今的皇帝周易。
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這一切的災難之類的,就推到了周易的身上。他身為皇帝,國家如此的艱難,他不負責任,那應該怪誰。
肯定是你們昏庸無道,上天才會降下懲罰,要不然為何連年天災,這是上天都想滅你大乾王朝了。
由此種種,大家十分默契的上書,要求周易發布罪己詔,把這一切後果,承擔下來。
他們也不確定罪己詔有沒有用處,大家接不接受這個罪己詔。但是發布了罪己詔之後,多少給了百姓一些解釋。
說不定百姓看到皇帝的罪己詔以後,就會選擇了原諒。所以周易的罪己詔,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給群眾一個發泄口,也是各地刺史,平定治下混亂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