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餘伯來了之後,他就直接的教導周易,徐凱東也沒有阻止。
有了餘伯教導之後,周易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這麼做了,其實餘伯這麼做,是把所有的風險,都積壓在了自己的身上。
幸虧陳虎已經放寬了對周易的監視,不然的話,餘伯這種行為,還是非常的危險的。
餘伯也知道了何不食肉糜這個典故,但是他並沒有怪罪周易,也沒有向周易提這些事情,可能是周易之所以會變得這樣,他認為是自己的責任。
他所做的這些,其實都是為了周易好,周易也明白這些,再加上對方的好感度實在是太高了,周易也非常的信任他的安排。
這不,在用完早膳之後,在餘伯的安排之下,周易順理成章的來到了仁德殿,陪同的隻有餘伯,明壽,以及徐凱東及幾名守衛。
相比起第一天的聲勢浩大,現如今的這種場麵,才是周易這些天的常態。簡單隨性,也是周易所喜歡的。
倒是為難了徐凱東,整天保護著一個小孩子,這比帶兵打仗還要無聊,徐凱東堅持兩三天,也實在有點煩躁了。
別說是徐凱東了,周易這個孩子,性子如此的跳脫,都有點受不了,更何況還是一名武將的徐凱東。
不過有著餘伯的監督,周易每天都會來仁德殿最少半天的時間,真的有點懷疑,那些皇帝是如何忍受的,那可不是一兩天,而是長年累月的時間。
對於徐凱東的厭倦,餘伯總是略帶尷尬的去道歉,每天光是道歉起碼也有好幾遍,同時給徐凱東搬凳子,倒茶,送點心,時不時還過來聊兩句。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對於徐凱東的責備,餘伯總是不遺餘力的笑臉道歉,並沒有說是你義父安排的,你不喜歡可以不來看守,還巴不得呢之類的話語,去刺激徐凱東。
在餘伯這一波不要臉的操作之下,甚至可以稱作奴顏婢膝。反正周易是做不來的,但是餘伯卻顯得遊刃有餘。
現如今徐凱東聽到餘伯的道歉就頭大,感覺奈何不了對方,對方還是一個老人,又沒有得罪你,還給你笑臉以待,不停的道歉。
不過在徐凱東聽了一些戴毅的獨特看法之後,老師選擇了慢慢接受這種生活。
周易在仁德殿的時候,他也在旁邊靜靜的聽著。不管怎麼說,戴毅都是一名老幕僚了,無論是經驗還是眼光,和徐凱東都有很大的區別。
更何況在平時,賈惑也不可能給他們講這種東西,那是他義父的權利,他們連旁聽的機會都沒有,畢竟他們交流的,都是一些大事。
而戴毅雖然沒有處理問題的權利,但是他的一些見解,還是讓徐凱東耳目一新。所以在時間長了之後,他反而自己主動開始接受這一撇。
這些天下來,徐凱東都已經熟悉了這一套,坐在了一張桌子後麵,他麵前沒有奏章,畢竟他隻是保護周易,監視周易之類的。
餘伯笑嗬嗬的跑了上去,給戴先生上茶之後,再給徐凱東上茶,最後才輪到周易。對於這個先後順序,周易也不是不在意的。
餘伯也是識字的,都是宗府當初教導的,但是依舊非常的佩服讀書人,這也是他為何,一直要求周易過來的原因。
在餘伯的眼中,戴毅是有大學問之人,周易如果能夠從他的身上,學習到什麼治國的方略,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所以對周易去仁政殿學習奏折,甚至比周易自己,表現的更加主動。他也是全程陪同,並不是說想要偷聽學習,而是因為他要給幾個人端茶倒水,遞點心之類的。
同時在周易累的時候,他也會給周易捶肩捏背之類的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