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3章 封王(2 / 2)

這就是陳虎讓賈惑負責的大計,那就是想辦法穩定四境,他可不想自己剛剛登基,就引來了其他三境的包圍。

賈惑給陳虎安排的,是一個最穩定的辦法,那就是禪位,這樣可以盡可能的保持國內的穩定,以後也更方便治理。

如果四處動亂的話,恐怕登基了,也保持不了多久。

強行登基很容易,隻需要一把刀,把皇帝給殺了,他就可以披龍袍登基了,關鍵是天下百姓認不認可他這個皇帝。

賈惑的第一步,就是給這些人封王。現如今國家還是大乾的,名正言順給你封王,你說是要還是不要。

你要的他,給你安排的一些事情,那麼你肯定是需要完成的,畢竟聖旨是一起的,並不是分開的。

而且封王的誘惑,相信誰也頂不住。畢竟隻要封王,在自己的領地內,自己就相當於皇帝。

其實封王也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更多的措施,來保證這些人的認可。或者說給這些人找一些事做做。

相信這樣一個分裂大乾為目的的聖旨,哪一個皇帝都不會下的,但是周易有的選擇嗎?答案是沒有。

他因為這段時間太老實了,所以別人通知了他一下,同時也是來試探一下。

雖然戒備心放低了很多,但是卻沒有完全放下。擔心周易這麼久的安靜,別又整出了什麼幺蛾子,時不時試探一下,還是需要的。

就算是周易不同意,那麼聖旨估計還會準時的送出去,相信沒人攔得住。周易自己不行,掌印總管就更不行了。

而周易同意了,那麼周易就是大乾的罪人。說到底,這個鍋周易是背定了。

沒有想到,自己參與的第一個奏章,就分裂大乾的奏章,此時周易的心情,也不知道用什麼來形容比較好。

可是他的臉上,依舊還要保持著不耐煩,那種孩子想要玩耍卻不能的不耐煩,裝聰明人不容易,但是裝傻是更難。

“上次不是說了嗎?按照大帥的意思辦,隻要大帥同意,那朕就同意。大帥不同意,朕也不同意。

這樣的事情,以後就少找朕了,去煩大帥好了。”

這裏誰做主,周易還是很清楚的。周易也一直強調,按照大帥的意思做,不這樣做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大帥他們已經同意了。”

明福說著,把奏章遞了上來,上麵還有陳虎的蓋章,確實是陳虎同意奏折。

周易二話不說,就把玉璽蓋了上去。既然反對沒用,還不如麵對現實同意了,還免得被陳虎陣營的人警告。

他的這個同意,將會以聖旨的形式發放出去。先不管聖旨之後國家會如何,現在對於周易來說,保命才是第一位的。

而且他的這個聖旨,還會造成多少人的誤會。他同樣不關心。

“好了,趕緊的加快速度吧,朕聽完了,還要去玩耍呢。”

“陛下不要心急,第二個奏章是希望陛下允許陳大帥把王位傳給長子,並且奉陳大帥為亞父,兼職國相的位置。

不僅如此,還要有佩劍入朝,麵聖不跪的特權。

因為陛下現如今還年幼,需要亞父臨朝聽政,並且陛下要拜亞父為師,陛下如有犯錯,亞父可以進行批評改正,並且有免罪的特權。”

這個雖然多此一舉,但是卻依舊映襯了那句話,那就是師出有名。

這樣做,也是給陳虎現如今的所作所為,找到一個依據。以後再有人反駁陳虎把持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陳虎可以義正言辭的反駁對方,自己是得到皇帝允許的,並不是把持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