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22章 民間反響(2 / 2)

畢竟爭霸天下,不僅依靠超強的武力,還需要所謂的民意,不然為何在打仗的時候,都講究師出有名,這就是所謂的民意。

一個厲害的幕僚團隊,可以把黑的說成白的,自然也可以把白的說成黑的。如果得罪了讀書人,人家一個大帽子扣上去,說你看不起讀書人,或者說別的,很可能就給你帶來很多的麻煩。

那些文人迎合市場,不停的刷聲望,就是讓自己的聲望大了,然後被大勢力招攬,從此過上指點江山的生活。

要不然得話,為何文人總喜歡幹這事,如果隻是滿足虛榮心的話,隻能說這個文人沒有太大的野心。

各地的文人都在薅皇家的羊毛,也是陳虎他們樂意看到的。因為皇室在民間的聲望,就是周易的保命符,如果沒有了這個保命符,周易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因為蕭文何的十宗罪原因,現如今蕭文何在文人圈子裏,聲望已經達到了頂點。有的人恨不得不在京都,想要和蕭文何一起撞死在天壇。

而且隨著蕭文何的死亡,蕭文何以前的事跡也被人翻了出來。什麼不畏皇權,為了進諫被貶官。

就連蕭文何的字畫,以前留下的詩詞,也因為他的死亡,變得價值連城。真應了那句話,隻有死人的東西,才能變得有價值,反正說白了,活人的東西都不值錢。

蕭文何之所以這麼出名,還多虧了王勝堰的原因。

賈惑給的辦法是敗其名聲,可是王勝堰並沒有這麼做,而是為了應付陳虎,投其所好,所以用了殺戮來辦事。

直接把和蕭文何類似的老人,辭官的人,凡是和蕭文何關係不錯的,直接就給殺了,或者說嚴刑逼供。

一時之間京都裏隻剩下一個聲音,那就是陳虎的聲音。就算是有一些文人,也因為殺戮變得畏懼,從而保持了沉默。

這也是陳虎樂於看到的,因為陳虎總感覺用仁慈感化那些人,效果實在是太慢了,陳虎根本就等不及了。

而殺戮雖然不太好,但是效果是立竿見影,此時京都立刻沒有了反對的聲音。

然而京都是沒有了,但是他那所謂的十宗罪卻已經傳出去了,蕭文何的形象也被傳出去了,也算是達到了蕭文何的目的。

很多人,甚至把蕭文何比做文人的風骨。

當賈六回報的時候,賈惑就知道完了,因為陳虎的形象,在文人當中算是徹底的敗壞了,恐怕那些大賢之類的,很難再投靠陳虎了。

皇帝的那個通緝,以及宣布蕭文何的罪證,都是賈惑在事後彌補的,然而效果卻不怎麼樣。

陳虎卻不以為意,反而非常的器重王勝堰的辦事效率,甚至把王勝堰的位置,放在了賈惑後麵,算是第二位了。

其實,這也是陳虎的平衡術,賈惑心裏一清二楚,因此也沒有任何的抵抗,好像根本不在意陳虎對王勝堰的重視。

他明白陳虎的意思,就是感覺自己的權利日益龐大,陳虎擔心會威脅到自己,畢竟他走的就是這個路子,他權傾朝野,挾天子以令諸侯。

因此陳虎也防著賈惑,會同樣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

“賈先生,現在王勝堰那些人得寸進尺,聽說又開始為大帥籌劃,成為所謂的國父身份。

如果成功的話,恐怕大帥會非常的高興,到時候就更加的器重這些人了。”

對於陳新通的想法,其實賈惑也明白。不僅僅是王勝堰對賈惑抵觸,陳新通也因為王勝堰被重視,對王勝堰也充滿了敵意。

而且陳新通的敵意十足,認為王勝堰等人都是投降派,不值得信任。追根究底,還是對方搶了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