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我和弟弟一起打架(2 / 2)

不過不同的是,為了他能上學,他弟弟基本沒讀過書,一直是在外打工的,他也很少見到他的弟弟,他弟弟由於文化少,在外打工掙錢也不多,一般要很久才會回家一次,每次都會給他帶點外邊的小禮物。

曾老師經常戴在手上的那塊表,那塊機械的老舊的銀白色鋼製腕表,就是他弟弟在外打工回來給他買的.不過,雖然他弟弟每年都會回來,但是基本每次都是匆匆的回來一次看看他的父母,看看他哥哥,我們的曾老師,很少在家裏住幾天,就又匆匆的走了。

也許觸景傷情吧,不過,那個時間的我,其實並不理解真正意義上的兄弟情分的。也不會感慨什麼。我還一心想著,什麼時間我和弟弟長大幾歲了,再兩個人一起和那個黃村的黃大寶打一次,把這次的虧找回來。

回到座位,雖然我還是有點悶悶,但是已經好多了;孩子總是健忘的,何況,隻是小孩子的小打小鬧,不傷大雅。

老師也沒什麼處罰,等我在座位坐好,拿起書本準備這一課的學習的時間,心裏已經好多了。

這時,曾老師進來了,臉上沒有如平時的微笑,這時的曾老師,說不上是嚴肅,也說不上是麵無表情。

眼睛稍微有點紅,麵容有意思苦澀,也許也是想念吧,想念他的弟弟了。

坐在座位的我,不僅在想,我的弟弟,會被他的老師,王老師怎麼處罰呢?還有,黃大寶,他這次打架占光了,得了便宜,是不是處罰的話應該比我和我的弟弟嚴重一點呢!

答案等到放學的時間才知道,我們三個都沒有被老師勒令退學,也沒有被約談家長。

放學後的路上,我和弟弟一起回去,才知道,弟弟被王老師叫走後,並沒有多問什麼,基本和我一樣,王老師在路上叮囑弟弟,以後不能打架,學校校規不能打架,如果再發現打架,就讓叫家長,有啥事,一定先和老師說,老師會幫弟弟解決的。

之後就讓弟弟進班了,照常的上課。

想想也是,弟弟還是一個5歲的小孩子,小孩子打架了,在老師看來,就是小孩子過家家是一樣的,並不在意,但是還是要正確的引導孩子,遇到糾紛,或者矛盾,找老師報告,老師來解決。

以來也減少一些孩子的打鬧,另一方麵老師的解決,就能避免孩子打架的問題,孩子不打架了,在學校一般是沒有意外的情況能傷害的孩子的。

其實,孩子上學,在學校,是由學校負責的,如果學校真的讓孩子出了什麼人身安全的話,學校確實是負擔不起的。

至於黃大寶和我們就不同了,不過倒也不嚴重,聽說後來被罰站了,罰站了一節課,在三年級的外邊,第二課才讓進班級學習,據說,黃大寶為此還哭了一場,知道這些,我的心裏釋然多了;仿佛,雖然我們打架吃虧了,但是,老師的出發,多多少少還是讓我們出了點小悶氣。

畢竟,黃大寶已經9歲了,按道理說,差不多也懂事了;在學校應該沒少被老師提點過,不能在學校打架的事情,尤其還是和學前班的小孩子打架,就是大孩子欺負小孩子了,處罰和我們不同,也是情理。

如今的我這麼想想,每一件事情都不是那麼簡單的,即便是一個老師在處罰學生的問題,也是各自有各自的理由和出發點的。

後來的時間裏,我一直是和弟弟一起上學,一起放學的,也沒少和其他孩子吵鬧過,也有再打過架,記得一次,我和我們班級的一個孩子因為放學後,看誰跑得快爭執了。

本來一件小事,不過小孩子,天分總是不安的,後來我們這個說對方不如自己快,那個也說對方不如自己,總是想掙出自己比別人強一點,後來開始動手了。

那個時間弟弟就在我不遠的地方,我們就開始推搡了,老把式的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沒多久,就抱作一團雙雙糾纏扭打在了路邊。

那時,弟弟看到我和別人打架了,也飛快的跑了過來,我們兩個打那孩子一個,這次不同的是,本身那個孩子就和我一個班的,其實我自己的話打過他也是沒問題的,何況我們兩個。

三個人,我們兩個打他一個,那孩子很聰明,沒多久,就認輸了。

“服了服了,不打了,不打了,你們兩個打我一個。”

“哥,以後打架咱兄弟倆上,誰也打不過咱倆。”那時的弟弟小臉笑的很開心,在中午放學後的陽光下,很可愛,充滿了小小的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