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孽海情天(1 / 2)

順治十五年正月,北京城還處在一片冰雪覆蓋下。過完年不久,便發生了一件大事情。城裏麵的酒肆、飯館、茶館、戲園子等地紛紛傳揚一件大事,說是當朝順治爺最寵愛的董娘娘去歲十月初七生的雙生子中的小阿哥沒了。小公主也命在旦夕,恐是熬不過今晚。

外頭謠言傳得再瘋狂,但清楚裏邊內幕的人俱閉嘴不言。隻要在順治爺跟前伺候過的人都曉得,這位六歲登基做皇帝的順治爺看著脾氣和善,實際上比誰都薄恩寡義。

倘若有誰敢在他麵前亂嚼舌根子,拖下去打幾十大板是小事,弄得不好,連合家老小的性命都會丟在上頭。遂很多知情的人聽聞了此事,俱擺出一付諱莫如深的模樣,不肯多言半句。

此時,在紫禁城裏養心殿內,順治皇帝眉頭緊蹙的獨坐在明黃色的寶座上,望著空蕩蕩的大殿出神。過了一陣子,他喚進自小服侍在他身前的老內侍張華,問道:“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張華小心地跪下啟奏:“回萬歲爺,據剛派去的小德子回話,小公主已經不燒了。湯若望大人看了也說,隻要過了今夜,小公主必然後福無窮,終生無虞。”

他說這話的時候,不時偷偷窺探順治皇帝陰晴不定的臉色,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觸怒了近來脾氣愈加暴躁,掌握了生殺大權的主子。

“要過今夜嗎?等過了今夜,明日便是二月初二,龍抬頭的日子了。往年到這個時候,也算是開春了。但今年的天氣變化無常,保不準等一歇又要一場大雪落下來了。”順治皺了下眉頭,兀自喃喃自語。

忽地,他一甩手,看都不看戰戰兢兢跪伏在水磨青石地上,身子微微發顫的張華,快步走出養心殿,站在丹墀下,仰首遠眺他身心俱牽掛的某地。

那裏住著他生命中最為重要的兩個女子。一個是他引為知己,傾心相許的皇貴妃棟鄂氏。一個是他視若珍寶的皇七女,小名叫七七的女兒。

負手癡看了會,他深吸一口氣,清冽的寒氣漸漸驅走心頭驟然間襲上的惆悵。煩亂了好些日子的心緒也平息下來。

他在心中默默祈禱:願佛主保佑七七平安度過此劫。朕已經沒了四阿哥,不能再沒有七七了。如若七七也隨著她哥哥一塊去了,到時候,不僅皇貴妃他悲慟欲絕,連朕都……

想到前幾日剛剛夭折掉的四阿哥,順治頓覺心痛難忍,眼前一片昏黑,守候在一邊的小太監小德子瞧見了,立刻上前相扶。

順治不耐煩地推開扶住他的小德子,踱步到朱漆廊柱旁,眯眼盯向陰沉沉的,好像大雪將至的天空。不多時,西北風越扯越緊,一粒粒如同珍珠般大小的雪子,好像地裏收上來曬幹的豆子,從半空中“叮叮咚咚”落下來,打得他臉孔,生疼生疼的。

“萬歲爺,雪下大了。還是回裏麵去歇息吧。”先前被推開的小德子送上一襲紫貂裘後,跪伏在冰冷的青磚地麵,和其他的太監宮女侍衛們一並苦苦哀求。

順治拉了拉披在肩頭的紫貂裘,轉過臉,冷冷的命令道:“朕還想在外頭待一歇。你去把張華叫來。”

小德子答應一聲,躬身退步轉入養心殿中,去請他跪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等待主子恩典,方能起來的師傅張華。不一會工夫,他便領著張華前來複命。

順治打量了一眼跪伏在地的張華,眼光落到他拖到地上的花白辮子上。看著從他登基之日開始,便一直忠心耿耿在他跟前伺候,幾乎可以說是伴著他一路走過來的奴才。

他禁不住起了一絲憐憫,於是吩咐道:“張華,你親自去那邊守著。直到確定無礙了,再來向朕回稟。”

張華應聲退走,腳剛踏下台階,順治又想起了件事,忙喚住他:“且慢。記得在外頭悄悄留意。千萬不要去驚動裏麵的人。”

說罷,順治回頭定定的看向鉛灰色的天空,見灰白色的雲層拖著沉重的步伐,緩慢地向西北方向移動。鵝毛一樣的雪片好似扯破了的破棉絮般,漫無目的地四處飛落,不到一刻鍾,整個紫禁城便籠罩一片白茫茫中。

“萬歲爺?”小德子目送師傅張華佝僂著背消失在風雪裏,抬頭看看天色,有些擔憂的輕喚。

順治收回目光,不說話,徑自跨入殿中,脫了披在身上的皮裘,盤坐在燒得熱烘烘的炕上,拿起之前放在紫檀書案上的翡翠佛珠,閉目默誦,靜等夜晚的過去,黎明的到來。

吸取前幾次的教訓,小德子不敢驚擾到他,彎著腰,朝兩旁服侍的宮女太監們使了個眼色,一同退到殿外伺候。

過了大約兩個時辰,太後跟前最為得用的宮女蘇麻喇姑奉了太後的命,頂著風雪過來了。他一眼瞅見守候在廊下的小德子,便靠近柔聲問道:“小德子,你師傅呢?”

“回姑姑話,師傅奉萬歲爺的命去看小公主了。”小德子打了個千,低下頭,彎著腰,恭恭敬敬的回答。他十分清楚蘇麻喇姑是太後跟前的得力紅人,遂不敢在她麵前流露出一絲一毫的不敬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