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值得高興的,又最幸運的事是什麼?
林千俞表示自己很有發言權——以為自己掛了,結果穿進書裏又活了。
人生中最最值得高興的,又最最幸運的事是什麼?
穿成了皇上!!!
這運氣,沒誰了。
那人生中最最最大的不幸是什麼?
林千俞表示自己也有權發言——穿成了亡國之君!敵軍兵臨城下,馬上就能攻進來的那種!
人生啊,就是如此的大起大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這是林千俞做皇帝的第一天,也是最後一天。尚未享受到做皇帝的喜悅,就要為自己的生命安全深深擔憂著。
“陛下,您倒是說句話啊。”
身邊的老太監細聲細語地問著,滿臉的焦急,他伺候了兩代皇帝,在宮裏橫行霸道了這麼多年,難道真的要完了?
林千俞瞥了他一眼,麵色雖然不顯但心中簡直要罵娘了。人家穿書不是穿成主角,就是手握劇情,更有甚者還帶外掛的,總之都是牛x得懟天懟地的。他穿的這本書要說一點兒都沒看那是說瞎話,他看了,就看了個開頭!
原書的開頭寫的是新皇帶著幾個兒子和部下是以怎樣英勇的姿態打進皇城,踏破城門,一刀砍下原身的腦袋的!
原身幼年繼位,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孩童。這江山交到他手上時已經是烏煙瘴氣,混亂不堪。先帝給原身留了一些輔佐他的老臣,原身那時年幼,不過六七歲的年紀分不清好壞。那些老臣對他嚴厲些他便不願與他們親近,逐漸與那些奸佞之人親近。
他身邊的這老太監更是投其所好,每天變著法子地帶他玩兒。後來那些老臣也被奸佞之人一個個害死了,這國家徹底落到了那些奸臣手裏。
原身對國事完全不敢興趣,每天隻知道吃喝玩樂。整個朝堂烏煙瘴氣,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各地起義軍突起,但規模最大的便是“陳家軍”,陳家軍一經出現橫掃千軍、所向披靡,朝廷軍隊節節敗退,江山很快盡喪敵手。
朝廷抵擋了數年,終於在原身十九歲這年,宮門被破。
林千俞不自覺地摸摸脖子,腦袋還在,他想活下去,他不想死。
想他前世也算是個大好青年,看到誰有難都幫一把,又是因救人而死,老天既然給了他一個機會,應該沒那麼快就收回吧?
誰知道呢,興許他穿書就是因為出bug了,所以想要修複呢。
那老太監又細聲細氣地問了一聲,林千俞也急得頭頂冒汗。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最後,林千俞猛地一拍大腿,有了!倒嚇得老太監差點兒蹦起來。
既然新皇要的是皇位,那麼他主動拱手相送,是不是會饒了他一命?
林千俞是這樣計劃的,古人起兵謀反都會給自己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所謂師出有名。明明就是謀反,還非要粉飾一番,也是好笑極了。
這本小說雖說是架空,並不是曆史上真實存在過的王朝,但是既然是古代小說,有些地方雖然有作者的私設,但有些地方也會參照一些曆史上那些真實的王朝。所以說陳家軍在起兵前曾找過一個師出有名的理由,可無論他是多麼的順應天意,無論原身多麼的昏聵無能,但原身始終還是正統的皇帝,新皇也擺脫不了曾經亂臣賊子的名聲。
可林千俞主動打開城門,當著所有百姓和官員的麵說他要將皇位禪讓給新皇,這樣新皇的皇位得來的便是名正言順的了。但同時,他想再殺林千俞便要掂量掂量了。林千俞此舉使皇城避免遭受浩劫,在皇城人心中的形象大增,更何況他本就是皇帝。為了坐穩這個江山,新皇就算再心不甘情不願,也會暫時留下林千俞的一條命。當然,林千俞的存在對他來說是根刺,如鯁在喉。遲早得想個法子殺了他,那就是以後的事了,先保住眼下才是正經。
以上,是林千俞一廂情願的想法。
老太監出去了一趟,又急匆匆地走回來,說有大臣求見。
林千俞讓他們進來,大概有四五個,見到他跪倒在地,鼻涕一把淚一把地說要請皇上隨他們逃跑。
逃是不能逃的,因為原身正是和這幾個死忠在逃亡的路上被新皇一刀砍掉了頭。還沒等出皇城呢,就沒命了。
林千俞越想越覺得害怕,不由地用雙手把脖子護住,然後將他剛才的想法說了一遍。
正當林千俞美滋滋地等待他們誇獎時,結果一致不通過。
林千俞沒想到要投個降還這麼難,不過經過一番周折,最後死忠們還是同意了林千俞的意見。
“陛下真是高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陛下當真是聰慧過人,勇於破釜沉舟,實乃可敬可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