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很好,太陽高懸,大晴。
從江北域域城的城區通往郊外安置區的道路設了很多個進出站口,顧壓星的目的地是41號安置區。
他的摩托剛剛在城區的加油站裏加滿了油,這年頭城區的加油站幾乎快要拆光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充電站。這不難理解,隨著電動力車產業的壯大,油動力機動車越來越少。原本的加油站突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紛紛轉行換代。
摩托車一油箱的油錢比顧壓星預料的又低了不少。油價一跌再跌,他自認為常開燃油摩托的自己算是受利者,畢竟這一箱油幾乎抵不上一壺牛奶的價錢。
不知世道是怎麼了,食物的價格高過了一切。大米,奢侈品;麵包,安置區太少見;土豆不算貴得離譜,安置區撿八個小時的垃圾就能吃上兩顆;牛奶,大概隻存在夢裏;蔬菜倒是最親民的,畢竟城郊廢土多,雖然舊工業汙染過的泥土養不活有營養價值的好菜,但野草野花淪落到廚房,也能被做成玉盤珍饈。
好在顧壓星算是安置區的大富,前些年膽大妄為的囂張經曆讓他兜裏還有點零碎,在從城裏回41號區前,至少能填飽肚子一回。
公路上十分之八是無人駕駛的自動電動力車,十分之一是為了安全被要求必須有駕駛員的貨車,另外十分之一是摩托車。他的摩托車在一眾四輪車邊上騎得飛快,開著一半窗戶的貨車駕駛員聽見車後傳來“嗚”的響聲,隨後一個戴著純黑色頭盔的男人騎著摩托從車邊竄過,又“嗚”的一聲飛遠。
雖然騎得快,但顧壓星從不隨意變道,這麼多年來,騎著摩托不曾出過一場意外,因而藝高人膽大,騎得越來越快。
老實說,雖然小時候也是長在城裏的,但在41號區野蠻生長了這麼多年,他早已不能適應城區的那股子傲慢奢靡氣。隻有被鋼棚的鏽氣、潮濕的陰冷氣環繞的安置區才能讓他舒心。因此雖然稱不上是歸心似箭,他也想盡快回去。
沒辦法,粗子就是這樣。野蠻又隨性。
隨著公路距離城區中心越來越遠,進出站口也越來越多。貨車們是不會在這些出站口下站的,從江北域開出的貨車,目的地多數在滬城,或是首都。畢竟江北域的安置區並不需要任何一輛貨車上載著的生產力材料。電動力車們也很少出站,沒多少城裏人願意從這些出站口前去安置區。城裏人從來不願意忍受安置區那永不消散的彌漫在空中的怪味,至少顧壓星這麼覺得。
所以這些出站口基本隻是為了摩托車們而建。
很快,41號區出站口到了。
五車道夾雜著綠化帶旁邊還有隔音牆的公路,拐一個彎,就到了瀝青澆灌得坑坑窪窪、上附有雞鴨牛馬排泄物的出站口。這裏壓根沒有人看守、收費,閘機也成了擺設,顧壓星的摩托車絲毫沒有減速,高速滾動的輪胎卷起了地上的塵土,噪音隨著風一晃而過。
這條通往41號區的路越來越窄,直到路邊寫著“江北域41號區”的邊界牌正式出現,這條路完全告別了瀝青,成為了泥濘不堪的鄉野小路。
兩個漢子正在小路一旁,抬著一副看著就很脆弱的塑料擔架往外頭走。好在擔架上躺著的人足夠瘦小,塑料完全支撐得起他的體重。
漢子們也不比得這擔架上的瘦子壯實多少,但好歹還能見到包著骨頭的肉。夏日的太陽烤得兩人頭上冒著汗,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男子氣概。不過相比於天生骨架子就是猛漢的顧壓星,那還是顯得瘦削了。
顧壓星視力不錯,遠遠看到他們,放慢了車速。
反正前麵一丁點兒路就進區了,慢一點兒也不礙事。
抬擔架的漢子聽到了摩托車的聲音,眼裏都泛起了光。
走在前麵的小平頭興奮地轉頭道:“星…星哥回…回來…來了!”
顯而易見,他的口吃蠻嚴重。
走在後麵的光頭佬更機靈些,搶在同伴前頭朝著顧壓星打招呼:“星哥好!”
顧壓星的車速慢到了零,停下車回道:“好。”
小平頭和光頭佬滿麵笑意。兩人一笑,麵黃肌瘦的臉更加有滄桑的猙獰感,不過顧壓星也習以為常。他瞄了眼擔架,問:“什麼時候死的?”
小平頭:“昨…”
他剛開口,光頭佬又搶答:“昨天晚上死的,死在水溝邊上了,今天淩晨發覺的。”
小平頭點點頭,說:“是,是。”
顧壓星下車,把蓋在死著臉上的抹布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