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遊曆(1 / 3)

魯南道青州濟北府

青州州牧府居於這濟北城之北,位置雖遠離城中卻也是不少繁華之景,天氣雖是嚴寒,但路上過往百姓不斷,隻隔了一條街的濟北市井更是叫賣之聲不絕,傳於他處。

州牧李範立於府內正堂庭院,望向那府衙門前大街之上來來往往的百姓,又好像偏移眼神看著那道十年未曾關過的府衙大門,臉上浮現著笑容,似是肯定著自己對這青州安穩的努力,也肯定著自己為這濟北城繁榮所做的一切,又像是對這青州百姓的未來的深沉思考。

“夫君,又是在這裏站著望街了。”身後這清澈的聲音讓李範轉過身來望向正堂,原是其夫人寧玉兒坐在那正堂木椅之上,椅邊桌上一壺冒著熱氣的茶,透過那升騰熱氣,夫人寧玉兒更顯端莊。

“這半月來,夫君怎麼竟生怪事?每早練劍之後總是要在這府衙大門前站立片刻,難不成夫君有什麼心事瞞著為妻?”寧玉兒的聲音穿過那蒸騰茶氣,直抵府衙大門。

“哪有哪有,為夫哪有什麼事敢瞞著夫人你呢。”李範嬉笑著踱步走向那正堂,坐於那熱茶一旁,端起茶水一飲而盡,說道:“多謝夫人準備的熱茶,為夫喝了真是暖身又暖心。一早練劍結束聽到門外小販趕路之聲,便站在那門前細細觀看。”

李範手執茶壺又倒了兩杯,一杯敬於夫人,“請,夫人,你也暖暖身。”夫人寧玉兒接過茶水說道:“那小販趕路的聲音有什麼好聽的,無非不是些市井之語,怎麼,你聽到了誰的秘密不成?”

李範忽地麵色嚴肅,低語說道:“夫人,你附耳過來,我說與你聽。”

寧玉兒見丈夫麵色嚴肅,以為真有什麼秘密,便傾耳向前,不料卻是遭到丈夫“偷襲”,“吧”的一聲親在了自己的臉頰上。

“討厭,多大的年紀了,還老不正經。”寧玉兒溫柔細語,麵色嬌羞,卻是急忙轉頭望著四周,生怕被別人看見。

李範臉上沒了嚴肅,卻多了嬉笑,說道:“夫人怕什麼,想當年夫人跨馬橫刀,在那敵軍陣中殺進殺出救得為夫性命,怎的過去那英勇無畏的鐵女子竟怕了丈夫的一個吻?哈哈哈!”

寧玉兒見丈夫調侃便說道:“當年的事還提它幹什麼。對了,寧兒今早親自下廚為你熬製菊花粥,如今這入了冬,菊花可是金貴難尋,你一會兒回到書房,可不要辜負了女兒的心意啊。”

李範聽聞此言,臉上如同菊花綻放一般更是開心說道:“我這寶貝女兒就是像你,是真的疼我,哈哈。有你們相伴一生,有何可求啊!”

“還有啊,老大老二過幾日也會回來,這幾日你多做些準備,他們外出遊曆更是辛苦,這次回來啊,我想和老大說說,給他成一門親事。”寧玉兒囑咐道。

李範說道:“老大成年之後依例便可入朝為官,可他年紀輕輕,無心於此。此次回來,你我夫妻二人,應當盡力勸說,一為親事,一為官事。至於老二,他喜愛武藝,又有護國之心,待曆練一二年,便讓他入伍從軍,報效國家。”

“那你這寶貝女兒呢?”寧玉兒問道:“寧兒今已二八,也已成年,你怎麼不為你女兒未來著想,尋一個好人家?”

李範想起女兒,正色道:“我的寶貝女兒,想嫁就嫁,不想嫁就不嫁,我大趙哪條律法規定女子成年必須嫁人?我這女兒,身兼她大哥二哥的優點,能文能武,必是不凡!”

“好好好,哈哈。”寧玉兒笑道:“我們的女兒當然最棒了,這我還不知。我去廚房看看,我們女兒的粥熬的怎麼樣了?”說罷,寧玉兒起身走向後院,李範笑容滿麵,開心說道:“是是是,快去,我這早上站立片刻竟是餓了。”李範的目光並未隨夫人而去,卻是依舊轉向府衙大門之外,望著那來來往往的百姓。

雖是初冬,濟北城外十餘裏青龍山上,遊玩之人依舊不絕。於那半山亭中,一老者一青年靜坐觀景。路過之人見那老者白發紅顏,神采奕奕,於這初冬天氣之中正襟危坐,絲毫不懼嚴寒。那對坐青年更是玉樹臨風,朝氣蓬勃,讓人欽佩。有讚曰:青山難掩真身氣,

大日不敢與爭輝。

少年意氣壯江河,

風流儒雅亦千秋。

路過行人見二人氣質不凡,便是不敢靠近,如此卻也是給了二人便利。那青年端起熱茶,慢飲半杯,於熱氣之中,對老者說道:“未曾想到,魯南初冬,便已是如此嚴寒,冷氣徹骨。”

老者回應道:“王爺自少年時便習武強身,自是不懼嚴寒酷暑。秋末冬初,一片肅殺蕭條之景,看多於心不宜。滿山敗草枯葉,也無白雪點綴,此景遠不如南山道越州之景。還望王爺早早移步城中,駐足休息。”

青年聽了卻是微微一笑,不以為意,起身望向山頂,看著那早起爬山之人,零零散散,於此處也聽得幾聲笑語,又看那登山老壯並無愁容,對著老者說道:“早就聽說四叔將這青州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吃飽穿暖,亦是安居樂業。今日於這半山亭中管中窺豹,卻是不該。你我也應早些進城拜訪,探討這治理之道。”

“是,屬下這就派遣隨從前往城中告知永寧侯爺,並做準備以迎接王爺。”老者隨即吩咐隨從,不料卻是被青年打斷:“此次遊曆至此,自當是以侄兒之身拜訪,並不是以王爺之尊巡查。既是如此,我等自是應該主動前往叔父居處,又怎能勞叔父迎接?”

“是,屬下立即吩咐下去,備好車馬,前往濟北城。”老者躬身言道。

青年應道:“嗯,你我一同下山前往城中。”

“是。”

濟北城北,州牧府內,後院書房之中卻是歡聲笑語。除卻李範的爽朗大笑,夫人寧玉兒的溫柔細語,卻是多了一種如鈴般清脆的聲音,讓人喜愛。原是李範的小女兒李寧兒,早起為父母熬粥,半個時辰前粥已做好,便送至這書房之中,以供父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