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十七章:公子名天啟(1 / 2)

故城,山亭村。

這裏是經古城去往京都的必經之路,雖是村子,卻也如鄉裏一般熱鬧。

中午,福安客棧內,正是熱鬧的時候,不管什麼季節,山亭村旁的官道都少不了走商的客商們,因此客棧的一樓,滿是吃吃喝喝的各色人等。

角落裏,一個年輕人正獨自占據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滿滿的全是飯菜。

一個人點這麼多菜,也斷了別人和他拚桌的念頭。

看穿衣打扮,年輕人倒不像是尋常的商人,倒像是官宦之家的子弟。隻見他身著墨色的緞子衣袍,頭戴玉冠,相貌堂堂,身材高挑秀雅,與客棧內的眾人倒顯得格格不入。

年輕人的吃相也斯文,菜是尋常飯菜,酒也是普通的酒,但是年輕人卻每一口都很滿足,非常滿意酒菜給他帶來的感覺。

感恩食物,是師父教給自己的第一課。

這時一人從門外進來,直奔年輕公子而來。

來人正是榮王門下的孫先生,孫勉。

孫勉走到年輕公子麵前,正欲行禮,一道冷厲的目光射向他,警告之意讓孫勉立馬醒悟,坐在了旁邊的凳子上。

孫勉壓低聲音道:“見過天啟公子。”

天元道,道尊首徒,公子天啟。

天啟公子看著手裏的酒杯,笑道:“沒想到這客棧內的酒菜都還過得去,孫先生一路趕來辛苦了,先喝杯酒,吃點東西。”

孫勉似是不敢拒絕,拿起酒杯喝了一杯酒。

孫勉又說道:“榮王和世子已經前往京都外的王府莊園,公子可以前去相見了。”

天啟沒有再說什麼,給孫勉斟了一杯酒,又自顧自的吃喝起來。

孫勉心中著急,榮王秘密出京不是小事,這次會麵的機會很難得,如果錯過了就隻能冒險到榮王府相見,天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王府。

有心再提醒幾句,卻聽得天啟說道:“師父經常對我說,不要浪費每一粒食物,我點了這麼多飯菜,總要吃完再走的。”言語雖平淡,卻有著令人無法反駁的壓迫感,孫勉不再說話,隻能陪著天啟吃了起來。

半個時辰之後,孫勉的捂著肚子陪天啟叢客棧裏走了出來,看著麵色如常的天啟,他甚至不敢相信這個人剛剛吃掉了整整一桌飯菜的大部分。

早有馬車等在門口,孫勉撐得馬車都快爬不上去,好在天啟伸手托了他一把,才沒有出洋相。

車夫一揚馬鞭,馬車疾馳而去。

到得榮王的莊園,已是傍晚,榮王世子魏章遠帶著門客段世坤焦急的在門口等待著。

見到孫勉陪著一個年輕人走下馬車,魏章遠忙迎了上去。

雖然自己貴為世子,但是魏章遠絲毫不敢怠慢這位天元道道尊首徒,畢竟好多事要仰仗於他。兩人見禮之後,魏章遠就帶著他們往莊內而去。莊內近半的屋舍都被燒毀,這當然是拜已經改名張小丁的張小甲所賜。

榮王魏長謙心情不是很好。

皇帝和朝廷的反應也太快了,這才幾天時間,嶺南名將楊晟就履新西極州總督,榮王甚至都沒來得及為自己的心腹推薦。這個楊晟一直都是皇帝的鐵杆,隻怕又是一個常廣升。跟天雄國的談判也不順利,還沒談出個所以然來,使者就被人殺死,魏長謙愈發對自己的謀劃不自信起來。

十八年了,自從那個人登上皇位,自己就開始了布局,在外人看來,榮王殿下不爭名不奪利,一直盡力盡力的輔佐當今皇帝,誰又能知道他從成為榮王的第一天就已經在下一盤大棋。

“我沒法回頭了,這條路,隻能有一個人活。”

正思索間,世子魏章遠帶著兩個人走了進來,一人是孫勉,另一個劍眉星目的年輕人,應該就是那位天啟公子了。

天啟上前與榮王見禮,榮王並沒有因為他的遲到說什麼,隻是淡淡的回應了一聲。

世子魏章遠知道該自己來主導談話了,先開口道:“天啟公子,貴師可有書信帶來?”

天啟微微一笑,說道:“家師並無書信,一應事情皆由我與殿下口述。”

魏章遠又道:“此間發生的事情,想必公子已經知曉,不知可有什麼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