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驚蟄
江工大國防班啟航半月,在聲勢浩大的開班儀式後,首批四十名軍方學員順利駐校,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委托專業培訓。班主任蘇玥耗了十多天,終於讓一副副年輕的陌生麵孔和一頁頁學員檔案對號入座。
軍方資料顯示,這批學員來自不同部隊和兵種,以空軍為主,少量陸軍,年齡大多在二十三四歲,最小的二十歲,最大的二十九歲,入校前軍銜也不一樣,有士官尉官甚至校官,但入學後軍裝上全是紅牌牌,一視同仁。
國防班所學專業主要集中在電子對抗、網絡技術、機電一體化方麵,全體學員不分班,均參加全部專業領域的學習,任務異常繁重。江工大承擔專業上的理論教學與實操實踐,由蘇玥負責具體事務,軍方兩名教官負責軍事訓練,體育學院配備了一名助手姚邱明講師。巧的是,姚邱明正是蘇玥兩年來的羽毛球教練,兩人早已熟識,工作上配合十分默契。
國防班沒有周末沒有寒暑假,隻有每周日下午半天休整。每天上午六點半軍事訓練,八點半結束,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專業學習,中午一小時午餐和休息,五點半開始軍事訓練,結束時間不定,教官滿意為止。晚上整理內務、自習或者再被拉出去郊外負重跑一圈,沒個準信,有各種思政教育、專業講座和團建活動等穿插其中,夜裏時不時還會被從被窩裏抓起來緊急集合加餐,分秒必爭。
蘇玥和姚邱明剛拿到這份日程表時,麵麵相覷簡直不敢相信,親眼目睹了學員們兩周的非人生活後三觀盡毀,自認豬狗不如的日子原來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軍方教官一個叫鄭元一個叫孔令章。在蘇玥眼裏,鄭元很年輕,一身硬邦邦的肌肉,不苟言笑,往操場上一站,讓人望而生畏,算得上是個活閻王。一次一個體能較弱的學員晚上加餐,被鄭元重點關照,□□到胃痙攣嘔吐,吐完繼續,看著鄭教官鐵青的臉,姚邱明也隻能一聲不吭。
孔令章年紀偏大些,三十左右的樣子,帥哥一枚,為人和藹,蘇玥有事也總是和孔教官溝通。蘇玥私下裏悄悄和姚邱明提過,孔教官估計是個文職幹部,不經常跟訓,姚邱明冷哼一聲,對無知無畏的蘇博士嗤之以鼻:“據我的初步判斷,孔教官的體能至少是我的兩倍。”蘇玥當場石化,想起姚教練在羽毛球館東方不敗大殺四方的樣子不寒而栗。
半個月下來,蘇博士還好,反正無需跟訓,姚教練黑了五分瘦了一圈。學員們駐校後沒兩天就和姚教練打成了一片,無分彼此,對膚如凝脂雙瞳剪水的班主任蘇老師有些拘謹,教室裏操場邊偷偷瞄上一兩眼,便成了寢室夜裏眾人栽倒在床最後的話題。
三月伊始,國防班一門專業課程由年過五旬的係主任周釗教授和蘇玥聯合授課,周主任得以正式介紹蘇講師,江大在讀博士,本碩博橫跨大學科三個主幹專業方向,師從江大學科帶頭人周奇、江工大學科奠基人廖行高。
昨天整個國防班還帶著兵哥哥看羞怯小妹妹的放肆,休整中時不時響起一兩聲意義不明的口哨,此刻四十二雙投向講台的眼神在一刹那間全變了。小龍女對這些驚訝和欽佩的神色一點也不陌生,早習以為常,隻暗自在心裏念叨了一句:阿彌陀佛,平心靜氣,傳經要緊。
初春的江城,淫雨霏霏,像輕紗一般籠罩著雲江兩岸,周日下午天公作美,晴空萬裏。海歸人士聶鋒在返校二十多天後終於抽出時間,以“山不來就我我便就山”的覺悟,也帶著想一睹國防班真容的心思過江而來。姚邱明正約了體育學院幾位同好,在籃球場和國防班約戰,聶蘇加入了圍得水泄不通的圍觀人群,現場聲勢震天,大有移江倒海之勢。
第一局國防隊體院隊比分交錯上升,勢均力敵,握手言和,聶鋒看得心癢難耐,一個勁把蘇教官往中場休息的姚教練身邊推,蘇玥會意,在姚教練耳邊低語一句,姚邱明爽朗地和聶鋒一擊手掌,“哪個位置?”
“中前鋒!”聶鋒摩拳擦掌。
“行,脫衣服,下節你替我,鞋多大碼,換上!”
裁判員鳴笛,戰幕繼續拉開。
發球、運球、傳球、斷球、拚搶…雙方隊員個個生龍活虎,展開了激烈的對抗爭奪,觀戰人群發出一陣高過一陣的助威呐喊。體院一名隊友成功截球,奔跑中傳給聶鋒,聶鋒加快步伐,左右虛晃兩下,衝過對方兩層防線,來到籃下,一個虎跳騰空,轉身投籃,籃球滑過一條漂亮的弧線後,不偏不倚地落在籃筐內。江工大學生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一眨眼的功夫,國防班已經組織起新的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