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裏天寒地凍,天空中飄著細細的白雪,長信殿紅牆碧瓦上堆積一層白色,來去的宮女們腳步輕盈踏過青磚,手中捧著鼎、盤、盒等,其中盛有熱騰騰的桃湯、炙豬肉、胡餅等,散發出濃烈的香氣讓人口涎生津。
大魏後宮長樂宮之中就數長信殿中食物最為精致講究,薑太後年方四十,卻陽氣不足脾胃不和,一日三餐不過用筷箸挾兩三筷子不肯再吃,剩下的食物皆賞給下人分食,因而薑後身邊伺候的宮女一直是其他各殿羨慕的對象。
但今日卻有所不同,今日早餐格外豐富,薑太後卻隻拿起胡餅泡在熱湯裏隻吃了一口就懨懨揮手。
薑太後出身普通,年少時吃過不少苦,吃不慣宮中珍饈佳肴時就愛吃些胡餅等民間食物,還被其他人暗地裏嘲笑粗鄙。
曾嬤嬤是薑太後最親近的身邊人,見她如此就勸慰道,“您多少再吃點,陛下年紀小不懂事,事事要您親力親為,若是您都病倒了,那些人不得要陛下的命?”
薑太後強打起精神來喝了口湯,問道,“去接囡囡的人出發了嗎?”
曾嬤嬤道,“去了,奴婢早上站在宮門口遠遠看了一眼,他們穿著紅衣服出去的,可打眼了。”
薑太後歎了口氣,又有點煩躁地摸索著手腕上的鐲子道,“畢竟十多年不見,不知道她會不會怨恨我,我想到要認一個不認識的人做女兒,也覺得、覺得………”
曾嬤嬤勸她,“您可別多想,都說母女連心,我家那個手指頭被紮出一點血我遠遠的都會心痛,更不要說您和殿下這樣的貴人了。”
她們現下正說的是薑太後生的第一個女兒,名叫薛裳枝的,薑太後是死去的魏太祖原配,當年她跟著魏太祖南征北戰,某次戰敗逃命時不小心把女兒弄丟了,倉促之間來不及尋找,隻能聽之任之。
等到大魏朝立朝初,薑太後就開始滿天下找女兒,隻是找了多年都沒有找到,直到前些天趕了巧才得到些消息,立刻馬不停蹄讓把人給接回來。
薑太後便又是猶豫又是忐忑,好幾日休息不好,整個人老了十來歲。
她聽完曾嬤嬤的安慰,歎口氣道,“也隻希望如此了。”
薛裳枝正坐在屋子裏拿著一柄銅鏡打量自己的長相,並不是因為她穿越過來這具身體和前世有什麼不同,而是因為左邊額頭上一點上輩子沒長過的紅色胎記。
她記得自己在現代死的時候正在做一份千層餅,十分不巧地遇上地震,一旁裝著鍋碗瓢盆的架子倒下來正好砸中她,再醒來的時候就是在這個時代了。
不知是不是和千層餅有緣,她額頭上這個淡紅色胎記居然是半塊千層餅,十分有新意。
薛裳枝思考了一會兒,在自己的“母親”杜氏回來的時候把這話和她說了。
結果引來杜氏好一陣笑,“你這是餓得昏了頭吧,哪有女孩子家家胎記長成一塊餅的,我問了街頭的算命先生,他說你這胎記像菡萏,是菡萏初開,隻有命格富貴的人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