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學校活動和實習是同學們說得最多的途徑。
一個小時的講座,很快就結束了。薛教授又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與大家互動,回答問題。
其實在薛教授講座的過程中,提問的小條就已經源源不斷的傳遞到了薛老師身前的講桌上。
有人問:“給喜歡的人送什麼禮物好?”
“剛認識他,約我看電影,要不要答應?”
“她喜歡又高又帥的,可是我隻有1米68,也不帥,怎麼辦?”
“他和前任曖昧短信不斷,要不要分手呢?”
......
薛老師念了幾張小條後說:“我可能沒有辦法一個一個回答完同學們的問題,但是我會把你們的問題帶回去,作為我下一次講座的內容參考。有的人說,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情。可是我覺得,很多情況下,談戀愛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也就是你自己的觀點在哪裏,你自己的底線在哪裏。”
“比如剛才禮物這個問題。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對好禮物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那麼你怎麼知道我給你的回答,你心裏的那個她/他就會喜歡呢?如果你覺得好的禮物,對方不滿意,那是不是說明你們的前期溝通了解還不夠?你喜歡的和對方喜歡的能不能達成共識,這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為了達成共識,你委屈了自己嗎?你覺得以後你能一輩子這樣委屈下去嗎?”
“我們會看到在戀愛裏,有很多所謂三觀的問題。其實三觀的形成與每個人的家庭、成長環境都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改變起來也是很困難的。能不能以愛的名義,要求對方為你改變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每一個人都想一想你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薛教授說到這裏,停頓了一會兒,房間裏安靜的連一根針掉地都聽得見。很多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很多人都覺得,如果你愛我,你就應該如何如何。真的是這樣嗎?我曾經碰到一個女生,她喜歡上了一個男生。男生一直沒有固定工作,但是家境很好,不愁吃穿。兩人結婚了之後,女孩子把工作辭了。這下子,經濟矛盾就暴露出來了。女孩子覺得男孩子應該出去上班養家,而不是天天在家等著父母給錢。她覺得男孩子絕魂以後就應該為了家而改變。”
“事實證明這個女孩子錯了。男生根本不會因為結婚就改變自己對工作沒有熱情沒有長性的秉性。於是兩個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街坊鄰居都不得安寧。”
“所以不要以為愛會改變一個人。也許真的能夠改變,但是這需要時間、需要你們兩的磨合。在能夠磨合之前,請你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對對方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視而不見。不要幻想你的或者他的毛病在談戀愛之後都會改變。”
最後,薛教授說:“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讓大家滿意,希望下周我們又機會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