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第二百一十二章 保鮮(2 / 2)

人手夠了,高新廣場那邊就可以放心的發展客戶。

然而,高新廣場那邊的生鮮剛送兩天,顧客就有意見了。生鮮裏的肉從中午放到下午,再到晚上回家就不新鮮了,而青菜都蔫了,就主食還行。

柳依依馬上想到了原因:辦公室常年開空調溫度較高,濕度較小。時舒的生鮮原本是為A大老師準備的,包裝都是普通的食品用塑料袋,密封不是很好。老師們往往買回家就做飯,或者放冰箱裏,不會存在不新鮮或者菜蔫了的問題。

柳依依和業務員商量,先保證品質,下午顧客下班前再送一趟生鮮。另一邊柳依依開始做實驗,怎麼樣讓肉品在室溫下放置而不影響品質和口感。

食物腐敗的原因是微生物。怎麼樣減少微生物的滋生呢?

答案很簡單:做熟、加鹽。

做熟就可以殺死很多微生物,可是如果提供給顧客的是熟肉,顧客回家再上鍋炒,肉就容易老,口感會變差。所以做幾分熟,就很關鍵。

那就做實驗吧。沸水煮肉片,30秒,60秒,90秒;1升水加2克鹽,加1克鹽,不加鹽。上午9點煮熟,放到下午6點,觀察肉質變化,再上鍋炒1分鍾,大家來嚐嚐味道。

就這樣不斷的改變,調整,加調料,柳依依終於摸索出了一個效果比較好的處理肉片的方法。

至於青菜變蔫,是因為菜葉都是清洗幹淨的,為了避免葉麵有水引發腐爛,水分都擦幹了。有員工受飲料店密封壓膜包裝的啟發,提出把蔬菜密封包裝就OK了。而主食、肉片也都可以這樣密封包裝。員工還趁飲料店沒顧客的時候借人家的包裝機用了一下做實驗,結果表明確實管用。於是柳依依又買了包裝機,並且給了這個員工1個月工資的獎勵。

這樣處理之後,生鮮產品的短期保鮮問題就解決了。現在時舒生鮮產品量很小,手工作坊完全沒問題,但是一旦擴大了,又該怎麼辦呢?柳依依想起爸爸以前的提議:為什麼不利用現成的生鮮食品公司呢?

柳依依上網一查,才發現問題不像想象的那麼簡單。A大方圓幾十公裏之內,居然都沒有生鮮食品加工企業。

原因嘛,因為這個一線城市近郊即使沒有開發房地產,也已經沒有了菜地,沒有人以種菜為生。而蔬菜要是不能在產地、在采摘的第一時間加工,又如何保鮮呢?看來本地生鮮都是在附近城市加工好了,再運過來的。

這一長途運輸,加上冷鏈保鮮的需要,成本又增加不少。有沒有已經向A大附近地點供貨的生鮮食品公司呢?這樣時舒相當於搭一個順風車,運輸成本降低了,而對方企業增加了銷量,肯定也是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