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我最大的愛好是做蛋糕,那麼我奶奶的愛好就是種菜。
她在河邊有一個占地將近一畝地的菜園,和別的菜園用竹籬笆去圍不一樣,這個菜園的牆壁是她年輕的時候一塊一塊的挑起石頭築起的,石牆把菜園圍得結結實實的。
菜園、田地和山林,就是奶奶作為種田人的命。
我小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是在堂弟季元晅家住的,奶奶經常的早早出去幹活,我和堂弟堂妹就自己煮點粥喝,然後晚上天黑了,我們燒好熱水(那時候還沒有裝熱水器),煮好飯等她回來。
前幾年奶奶之所以心梗發作,還是因為在菜園鋤了兩天地,她想種新的菜。
自從我在家定下來後,奶奶的菜園就成了我的勞動場地。除了可以讓奶奶摘菜,偶爾用水壺澆菜,其他都是我的工作。
我換上一件輕薄點的外套就往河邊走去。今晚的任務就是給菜苗澆水,把野草給拔掉。
手上忙活時,我腦子就在想要給雲琪做什麼吃的。
關於我的烘焙生涯:
起因是怎麼樣的呢,年初那幾天我刷短視頻時看見了網友做貓耳朵,第二天吃飯時媽媽正好說到了貓耳朵。我因為看了教程所以說貓耳朵很容易做,爸媽表示容易做那你來啊~
因為需要的材料簡單,於是當天晚上我就和了一個白麵團和一個紅糖麵團,開始做貓耳朵了。兩個麵團分別擀成薄片,然後紅麵團在上,把白麵團包起來,然後把它們卷成長條,在放進冰箱冷藏半小時。冷藏好以後就可以切成片狀,然後燒熱油鍋去炸了,除了炸的有點過頭(因為我本身廚藝不怎麼樣,不會判斷油鍋),其他沒啥缺點了,得到了大家的鼓勵。那天拍了貓耳朵到朋友圈,贏得了十幾個評論幾十個點讚。
第二天又嚐試了電飯鍋蛋糕(從此就陷入蛋糕的循環中),不說有多成功,反正能吃。
油條、饅頭、包子,都是我失敗過的,油溫掌握不好,所以油條太硬。包子麵團發酵不起來,後麵發現是酵母的問題(過期了),在我買了新酵母以後做了一次小籠包,非常成功美味!
那時候還沒有烤箱,所以一直都烤不了東西。
假期裏也試了甜甜圈、牛奶小方、雪媚娘……做過最好看的應該就是草莓慕斯和芒果慕斯了,然後最好吃的點心是綠豆糕和冰皮月餅。
我真的做了很多失敗品,但是說它失敗,又還能吃。在烘焙路上,妹妹季雲琪居功甚偉,在遭到兩個堂弟和堂弟的“差評”時,還多虧了她一次又一次地幫我順利掃尾。
我一顆一顆的清掉野草,腦子裏也不停想著。
樂樂和雲琪都在發燒,那就不能做烤箱裏出爐的甜點,慕斯類的話又冷冰冰的,其實更適合炎熱的夏季,而且我總覺得慕斯不管怎麼掩蓋,吃起來的時候都有一點兒淡淡的吉利丁味。
有了!提拉米蘇!
不需要烤箱就能製作,而且口感不像慕斯那樣絲滑,更香醇。
這樣想著,我拔草的動力十足,菜心和蘿卜地這邊的草拔完以後,天也擦黑了,所以就趕緊回家。
回到家草草吃了飯後,媽媽開始出門去逛,樂樂和雲琪一個抱著手機一個接著去看電視,我就開始研究提拉米蘇。
反反複複看了好幾個不同的美食博主的製作視頻,總結了一下各種細節,我準備開始動手了。
在冰箱裏翻出之前買了好久還沒用過的馬斯卡彭芝士,這是提拉米蘇的主料,淡奶油已經用完了安佳的,那就開了新的伊利淡奶油來用。咖啡酒、糖、手指餅幹、可可粉、糖粉,就這樣,材料倒是都齊了,不過按照配方其實還要加吉利丁,但是真的不喜歡那個魚腥味,所以參考了一些美食博主的做法以後,還是決定去掉吉利丁,反正有淡奶油,不影響凝固。
首先要把兩個雞蛋分成蛋清和蛋白,因為沒有無菌蛋,所以蛋黃還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