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他們悍然發動襲擊。
對方一番苦戰後,必然已是力竭。
而新明軍養精蓄銳,蓄勢待發。
精力、士氣都遠勝蒙元大軍。
傾盡全力之勢,將蒙元的大軍衝垮。
由此一舉奠定勝局。
“先生,你覺得此番我們勝算幾何?”朱重八有些擔心的問道。
現在每個時辰都有軍情來報。
比如光明頂上有何動向。
比如蒙元大軍集結如何。
“以我所想,那新明教教主雖有如此神通,不過肯定不宜多放,所以隻要他出手,至少能覆蓋一半蒙元兵力,剩下的一半,恐怕即便是他也無法盡數消滅,到時候就是真刀真槍的打一場,而光明頂上的兵力雖然不多,可是在地理優勢下,遠比一般的城池更難攻克,若是不付出十倍的傷亡,恐難取勝,隻要兩邊沒有中途偃旗息鼓,拚到最後一兵一卒,如此算下來,我們的勝算至少有八成以上。”
聽到劉基的話,朱重八也稍稍放心下來。
“按天時來看,蒙元大軍肯定無法拖延太久,畢竟三百萬大軍的糧草消耗驚人,若是不能短時間內取得勝利,他們自己就把自己拖垮了,所以我們這邊的兵力也要開撥,免得他們打完了,我們還沒能趕到,絕對不能超過一天的時間,不然他們任何一方休息一天以上,對我們都非常不利。”
“先生所言極是,重八這就去調遣開撥。”
……
經過一天一夜的修整。
蒙元大軍已經恢複了不少。
此刻正氣勢如虹,精神抖擻。
蒙元大軍並不集中,而是以萬人為一個方陣。
每個方陣相隔幾百步。
汝陽王依然是這次的統帥。
這次他被皇帝再次召集。
並且重新任命為統帥。
就是因為他有經驗。
當然了,也是因為皇帝收到那麼多的消息。
要說一點都沒察覺光明頂一役的真相,那肯定是說不過去的。
這也是他為什麼召集以金帳可汗的身份其他三個漢國援軍。
這新明教與金肆不得不除。
不然的話,蒙元江山乃至其他漢國都將不保。
與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
重新任命汝陽王就是重要一環。
汝陽王過去失敗的經驗,或許就是獲勝的法寶。
汝陽王其實是不想來的。
可是他不得不來。
畢竟一家老小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
當然了,既然接受了大軍的統帥職務。
他自然不會怠慢,他按照自己的經驗。
既然金肆具有大範圍殺傷的能力。
那麼就將兵力分散。
每一萬人為一個方陣,這樣可以保證每一個方陣的戰鬥力。
又確保不會被金肆一鍋端。
而且再派遣信使前去挑釁金肆。
避免攻打光明頂降低難度。
說白了,攻打光明頂最關鍵的就是金肆。
金肆死了那麼一切都好說。
如果金肆在光明頂上以逸待勞,這場戰鬥的難度將會飆升。
根據他對金肆的種種情報推測。
他猜測金肆是個相當傲慢而且自以為是的人。
而且是那種不聽勸的性格。
除了實力之外,一無是處。
所以自己的計策很大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