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殷城。黎洛兒時最好的玩伴。那時他6歲,她也6歲,他們都在A小上小學一年級,同班。大概是女孩子都比男孩發育較早的緣故吧,同齡的他和她,她卻比他高出了小半個頭。她的小姨是他們的班主任,由於裙帶關係,她理所當然地成了班長。那個時候的小孩眼裏,班長這一職位絕對是萬眾矚目的,甚至稱得上“光宗耀祖”,再加上她那對明亮的大眼睛,長翹美麗的睫毛,一笑就燦爛的小酒窩,甜美可愛的外表匹配拔尖的功課,她真的成了班上那顆最閃耀的明星。

每個班上總有那麼一個最優秀的孩子,也總有一個最調皮搗蛋的所在。不巧,他正是後者。瘦瘦小小,性格乖戾是他的代名詞。課堂上永遠坐不住,似乎課桌板凳上都長滿了釘子,落座就紮得生疼。附近的大人都說,殷城啊殷城,虧你爸爸媽媽給你取了這麼一個斯文的名字,你卻這麼搗蛋。所以最後一排靠近後門的角落也就成了他的根據地,他倒也欣然接受。上課就在課桌上鋪滿了橡皮泥,用小棒在橡皮泥上作各種鬼畫符。把《西遊記》裏的妖魔鬼怪附身在班上的一個個老師身上,下課了就招呼一幫孩子過來圍觀,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他還用小刀在後門剜了一個個小小的洞,用細竹竿從內網外伸出去,專門用來偷襲外麵行走的路人。有一次差點絆倒了學校裏脾氣最暴烈的教務處處長閆炎。閆處長暴跳如雷,一腳踹開了後門,把殷城拎了出去,罰他在日頭下紮了一節課的馬步。閆炎的動氣也隻是一時的,怒氣漸漸消解,他斥問殷城:“殷城,你知道錯了嗎?認個錯就乖乖回去,不準再給我搗亂了,聽到了嗎?”沒有回答。“我再問你一遍,你聽清楚了嗎?”仍舊沒有人回答。

正值正午,陽光尤盛,以往聒噪的蟬鳴現在都有些有氣無力,教室裏的風扇正賣力地轉動著。這時,已經在日頭底下守了殷城一節課的閆處長也早已汗流浹背,想要趕緊遣走這倔強的孩子,沒想到他卻如此的不領情。汗水順著他的額頭滑到他的臉頰,重重地砸到地上,還沒來得急在地麵綻開就被蒸發得了無痕跡。即便是這樣,他依然一聲不吭。他當然知道,隻用一個簡單的回答“是”就可以免去身負的有期徒刑,可是他不言語,繼續雕塑似的紮著馬步。閆處長無奈地搖頭離開,躲到了風扇下。

看著老閆鑽進辦公室,重重地把門關上,消失在他的視線裏。殷城立馬直立起來,抖抖肩,扭扭腰,一溜煙從後門鑽進了教室裏。正在上課的老師看到這樣的殷城也懶得說教,索性不管。隻要他不影響到課堂紀律,老師就視而不見,這是他們的底線。

殷城是搗蛋大王,但他也非常聰明。有時候一根筋擰對了位置他也會相交作業,課本雖然跟新書無異,但他翻過一兩遍後也能把那些習題做到優秀。有時候上音樂課,老師鼓勵同學們上台表演,他也會放下手下的玩意兒,大踏步走上講台高歌一曲,迅速帶動班上的氣氛。所以老師們對他是既愛又恨的。校長那時候咬牙切齒地斷言:“這孩子以後要麼去上清華北大,要麼就要為禍一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