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上首的皇帝眯了眯眼,看著跪在地上的兒子和兒媳婦。這個兒子的容貌很像當年那個被他短暫寵過一段時間的胡姬。
讓他每次看到,總能想起,那胡姬死的時候,身邊的大丫鬟一副要與人拚命的狠相。
大概頓了一下,皇帝揮揮手,“賞!”怎麼說,也是自己的親兒子,就算不喜,但他畢竟坐擁天下,什麼都不缺,兒子既然成親了來宮裏謝恩,還是能隨便給點什麼的。
皇帝身邊的太監捧著一張賞賜單子念了起來。
霍瀟瑜一邊默默聽著,一邊不由得吐槽。謝欒如果真有錢,也肯定不是靠他爹這些看似值錢的賞賜。一聽就是前兩年的貢品香爐,不知道壓箱底放了多久的香木屏風。
看上去品質一般的玉花瓶和瓷器,還有一些一看花色就是前幾年存貨的綢緞。這皇帝當爹未免太不走心。
隻是一水兒的單子念完,兩人還是得老老實實磕頭謝恩,沒辦法,這皇帝比天大,就算啥東西都沒有,隻給你一腳,你都得跪著謝主隆恩。
君不見,那些宮鬥劇權謀劇,皇帝就算要給人殺頭流放,那老大臣也得暗含熱淚,跪著謝恩才行。
皇帝的賞賜結束,就是皇後和各宮娘娘的各色禮物。皇後似乎是個真“大度”的,賞了幾樣不錯的擺件,還有一對兒看著成色尚可的玉佩。賞完還殷殷叮囑了二人幾句。不過古代的皇後,有些話,聽聽就行了。
貴妃明顯是個有錢的,給了一溜兒十幾樣金器,而惠妃,也不知道是故意磕磣人還是怎麼的,就拿了一套文房四寶給了謝欒,又讓小宮女端了隻鐲子出來,看樣子是想套在霍瀟瑜的手上。
霍瀟瑜倒是沒打算把自己的真實麵目暴露在謝欒的麵前,聽了惠妃的話,隻是抬眼看了謝欒一眼。
謝欒笑著謝了惠妃,“惠母妃自然是疼兒臣和兒媳的,隻是皇子妃她生性害羞,殿上人多,怕她失儀。”
霍瀟瑜就坡下驢一禮,“兒臣謝惠母妃賞賜。”倒是讓惠妃的戲有些唱不下去了。
這邊德妃給的幾樣禮物,倒是讓霍瀟瑜暗暗感歎這人真實心思縝密,麵麵俱到。
時興的布料,金玉首飾,掐絲琺琅的香爐擺件,這是給霍瀟瑜的;定窯的瓷器,難尋的孤本,和檀木雙麵繡的屏風,這是給謝欒的。
還專門拿了一對麒麟鸞鳥的玉佩,底下用十八色絲線打了同心結,一看就是給新婚夫婦準備的一套。
這些東西質地又好,又夠實用,顯然在這殿內的各色賞賜裏拔了頭籌。
“這德妃娘娘倒是不怕得罪人,看著是個穩重不愛說話的,也不知道是真的胸有城府,還是家裏勢大,無所畏懼?”霍瀟瑜看著那一溜兒東西,心裏默默盤算著。
這位溫德妃她是知道的,就算是原書裏,這位和她得兩個孩子,在謝欒登基之後,也還是安全地當著太妃。
恐怕她家世好是真的好,但心思也夠通透,不然像原書中謝欒那樣滿腦子都是謀算的皇帝,不會留著這麼有皇位競爭力的娘兒三個。
一輪賞賜與謝恩已畢,便是宴飲時間。大皇子和三皇子是最先上來給謝欒這個九弟敬酒的。
無他,大皇子本就生母位卑早逝,自己身體又不好,在這宮裏就像是個透明人一般,哪個都不得罪,自然也不會在謝欒的謝恩宴上刻意針對。
而三皇子這個人,霍瀟瑜是知道一些的,這人風評一向很好,說是多麼聰敏溫和,禮賢下士,總歸是個人設光風霽月的。那更是會特意給謝欒幾分麵子。
之後便是五皇子,大概是看自己親娘送的禮物不錯,五皇子也跟著敬了兩杯,說了幾句百年好合之類的吉祥話兒。霍瀟瑜是不怎麼說話的,隻是每次跟著陪喝一口兩口的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