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烈日當空,萬裏無雲。
是日。
氣派的長安城外,大道上,一架馬車飛馳,塵土飛揚,駕車的車夫滿臉胡茬,腰懸長刀,手中鞭子落下。
車夫扯著嗓子大喊道:“李少俠,長安城就在眼前了!”
風呼嘯而過,卷動車簾,風聲烈烈,但車夫的嗓門極大,中氣十足,車內之人聽的一清二楚。
車廂內,一個穿著灰色長袍,抱著一柄劍,依靠著靠背小憩的男子睜開眼。
抱劍男子道:“知道了,王兄送我至城外就行,你這樣帶著刀兵是進不去的。”
車夫笑道:“這是自然,誰陪你進長安城啊,裏麵哪有江湖熱鬧。”
不多時,馬車停了下來,車內之人掀開簾子,單手握著劍鞘,自車廂中走出。
男子抱拳,對著車夫道:“王兄,有緣江湖再見。”
車夫笑笑,抱拳回應,然後揚起馬鞭,趕著馬兒回走。
男子名李百,自三月前下罔山後,一路緊趕慢趕,終於,趕在了端陽詩會前來到了大昌王朝的國都——長安。
三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相較於二十年來的枯燥的習武日子,這三個月可以說是讓李百這個穿越者過足了仗劍走江湖的癮,可惜時光流逝的太快,讓人還沒來的急回味就已經逝去。
這三個月,李百行走江湖,好行俠義之事,因此倒是結識了不少仗義執言的江湖中人。
如果不是自己的酒鬼師傅駕鶴西去,還留了一封臨終遺言,李百可能要很久之後才會來到長安城。
當然了,李百師傅的臨終遺言並不是俗套的婚約之類的,而是師傅欠當今的臨川王一個人情,師債徒償,而且要趕在今年端午前見到臨川王,交上酒鬼師傅的親筆書信。
李百站在一顆樹下,眺望著遠處長安城,不由得感歎一聲氣派。
李百前世雖然是泱泱華夏之民,但二十世紀少有城牆這種建築,驟然間看見高聳的長安城城牆,李百被眼前之景震撼到了。
高聳的城牆目測估計得有五六十米,正門打開,門上還懸掛著一個巨大的牌匾。
牌匾之字龍飛鳳舞,書寫的正是“朱雀門”三個大字。
李百將自己的劍裝進木匣子,順便檢查了一番身上的細軟。
師傅的親筆書信,嗯,沒丟。
銀子,還有二十多兩,不慌——然而,李百這三個月遊蕩江湖,根本不知道長安城的物價有多麼離譜。
還有——目前最最最重要的:師傅的推薦信。
臨川王貴為親王,不是李百相見就見的,況且臨川王現在在北方成州領兵威懾那群蠻夷之人,要端午節時才會回京。
所以師傅給了自己推薦信,讓自己先和臨川世子朱千平打好關係。
好在,推薦信也沒有丟。
就這樣,林鶴背著一個包袱和木匣子,晃晃悠悠的隨著人群,往長安城走去。
長安城作為大昌王朝的都城,自是熱鬧非凡,光是排隊進城就耗費了半個時辰。
看著那些達官貴人走著官道進城,李百好生羨慕。
終於,輪到李百了。
守城衛兵打量了李百一番。
灰白素衣,嘴角還帶著笑容,如果不是風塵仆仆的,麵容算的上是英俊,看起來倒是瀟灑不羈。
“盒子裏是什麼?”
衛兵沒有管李百的包袱,而是注意著那個裝劍的木匣子。
畢竟刀兵是不得帶入城內,要好好檢查。
李百打開木匣子,裏麵擺放著五六個裝著花花綠綠液體的玻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