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帝雖然有著絕大多數帝王都有的通病多疑,還有些好大喜功,但是好在有個深得他信任,又曾用心修煉過語言藝術的權臣,能在一旁耐心的忽悠,不,準確的說,應該是引導與激勵。
所以康平帝縱然在登基為帝後,於做事風格與心態方麵,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可是在總體上,他絕對能稱得上是位愛民勤政,重教化與兵防的好皇帝。
不過在有一點上,縱然是邵雲博,也改變不了,或者說是不好規勸,那就是康平帝因自身的經曆,對君權至上這一理念的重視與執著,他特別維護自己的帝王權威。
正因這樣,康平八年,接到北方的草原蠻族來犯的消息時,深感自身權威被嚴重冒犯的康平帝勃然大怒,不顧已晉升為內閣首輔的邵雲博再三勸阻,一心堅持要禦駕親征。
征伐大軍最後慘勝而歸,康平帝自己則是傷病交加,親率大軍出發時有多意氣風發,回來時就有多慘淡。
皇上傷病纏身,中宮皇後所生的太子年僅十二歲,不僅皇宮內外,連朝野上下都有些暗流湧動,人心思變。
隻是皇上登基八年來,先是不動聲色的悄悄翦除大量曾附庸過四王,參與過十餘年前的那場廢太子一案的涉事官員,後又憑借暗地裏的勢力,迅速將朝野上下都完全控製在手中。
如今這朝野內外的高級官員不說都是他的心腹,但也早被他那令人心驚的暗查手段給震懾住,又有邵雲博這個鐵麵無私,隻一心忠君為民的當朝首輔給盯著,眾大臣基本上都不敢再輕舉妄動。
然而邵雲博雖能控製得住前朝,卻無法插手後宮,康平八年末,先是太子突然病逝,查出是貴妃身邊的人出手陷害後,傷心過度到有些癲狂的江皇後,直接下令要杖斃貴妃。
貴妃雖被康平帝的人給及時救了下來,卻因此而流產,至此,康平帝的後宮之中,除了還剩兩個公主外,隻有一個向來不得聖寵的大皇子。
江皇後本是康平帝當太子時的側妃,與當時的太子妃選擇背棄丈夫,並落井下石的提供偽證,與當時的廢太子劃請清線不同,當時為側妃的江皇後,選擇與皇上不離不棄,陪他一起流放。
太子就是他們在流放之地生下的孩子,雖然當時的生活清貧,一家人卻感情深厚,在康平帝登基繼位後,封江側妃為皇後,他們的孩子乃是中宮嫡子,被順理成章的冊封為太子。
雖然康平帝後來又納了幾名妃子,還將其中一位深得他心意的女子封位貴妃,頗得皇上敬重的皇後,地位依舊十分牢固,太子也是康平帝悉心培養的繼承人。
受最心愛的兒子去逝的巨大打擊,康平帝本在恢複的病體,再次遭受到重創,甚至嚴重到直接臥床不起的地步,即便如此,他仍在怒不可遏的大聲吩咐道。
“劉樂,讓人給朕查,給朕徹查,這件事絕對不會像表麵上這麼簡單,所有有嫌疑的人,一個也不許放過!”
不管是對寵妃有濾鏡,還是經曆過奪嫡事件後的敏感,康平帝實在不願意相信,是貴妃派人謀害太子,退一萬步講,就算真是貴妃起了歹意,也不該這麼容易就被證據確鑿的被皇後查出來。
“奴婢遵旨!”
劉樂恭敬的應下後,小心翼翼的勸道。
“陛下請務必要息怒,保重龍體啊!”
爆怒過後的康平帝有些無力的擺擺手道。
“你趕緊去吧,不趕緊給朕查出幕後黑手,朕就息不了心中的怒火。”
劉樂退下去後,抱著一奏折過來的邵雲博,看著正值壯年的康平帝,如今滿麵憔悴,蒼老而又虛弱的躺在床上,頓時悲從心來,無聲的轉頭抹淚。
看到他那老淚縱橫的模樣,康平帝長歎道。
“都怪朕聽信旁人的阿諛奉承之言,以為自己真就文武雙全,可以將那些時刻覬覦我中原之地的異族,全都逐出關外,真正立下不世之功,才致今日這局麵,讓丞相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