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可不看)人物顏值相關(1 / 3)

容止美麗與否,不應該跨史書比較。跨朝代比美很蠢——因為有些朝代的史書“人均美色”,容止甚美、絕美、絕色都有一大批人,顯得非常注水和廉價。

舉一些極端的例子就是:《史記》裏麵容止美麗的,極少,不是因為這群人不美,而是司馬公無廢筆。

《漢書》相比較《史記》,記人容止,則要多些,但是比後世動輒【容止美麗】的史書,還是比較少的。

比如《漢書》漢成帝的“美容止、宛如神君”,肯定比《北史》宣武帝的“美容止、宛如神君”,要美得多的。能理解這個狀態比較嗎?

唐人修史,無論南北史書,美貌嚴重注水。

比如南北史書裏無論男女的容止【甚美·絕美】,在南北史書裏大概就是個【人均美色】,因為很多人都是這麼一張美人臉。

但是放到【宋史、明史甚至清史】裏就不一樣了,宋史裏誇一句【有顏色】都非常少。“新舊唐書”比南北史書的容止美麗,少很多。其中《舊唐書》的顏值比《新唐書》的值錢些。能理解這個狀態的比較嗎?

從我草草翻閱新舊唐書的印象看,新舊唐書三百年,無論男女,有顏值的人,並不是很多,初唐就更少了。

初唐新舊唐書,有顏值記載的【本小說】用得著的關鍵人物,他們的顏值如下:

陳叔達:新舊唐書都記載很美麗,應該是我所知的新舊唐書裏,顏值最高的男性之一,前後三百年,“二十大美男”還是能擠進去的。忽略他的年齡,他在初唐,新舊唐書裏的文字記載,就是最美的。

《舊唐書》叔達明辯,善容止,每有敷奏,縉紳莫不屬目。

《新唐書》叔達明辯,善為容,每占奏,縉紳屬目。

女主是陳叔達和元配琅琊王氏王女節幺女,五十歲才生的,跟武後同一年出生的。

曆史上陳叔達【應該】姬妾眾多,女主是寵妾所生。

唐朝議婚【重嫡庶】,嫡女還有妻族的一層關係在。雖然女主是國公之女,不必太計較這個。但一邊是姬妾賤流所生,一邊是琅琊王氏的名頭,“琅琊王氏”空殼子名頭也是名頭,素質相差十萬八千裏啊!所以她作為極受寵愛的幺女,外頭的人隻以為她是正兒八經的元配嫡女。

女主顏值:老爹大美男。才華就不論了,南朝陳國皇室的綜合素質還算過得去。南朝陳國的顏值感受一下:陳文帝大美男。陳叔達大美男、宣華夫人大美女、弘政夫人、陳婤。

曆史上應該沒有哪個朝代的亡國公主,有陳國公主們這般“得寵”了。

老媽:得寵的姬妾。能被陳叔達這種素質的男性看上的姬妾,顏值還是有保障的。

原型二:唐太宗的琵琶女。

琵琶女事例:1唐太宗不欲胡人勝中國,胡人彈完琵琶之後,中國某宮人就把胡人談的琵琶更加優美地彈奏出來了。2基本上來說,唐太宗還是比較“寵愛寵信”琵琶女的,因為一年一朝的藩王李元昌就看上了這位禦前琵琶女。可見其顏值和技藝絕對是很高的。

女主是陳叔達女+琵琶女。

因為唐高宗本人音律很強,不僅會編曲還會編舞。所以女主白月光一定要很強!不然怎麼配在唐高宗和武後這倆絕情絕義的東西手底下做女主呢,不開掛就太沒說服力了。

因為曆史上琵琶女顏值和技藝都相當出色,唐高宗作為一枚音樂小王子,居然跟琵琶女沒有一丁點兒緋聞……這在古代皇室八卦圈,顯得太不科學了太反常了,所以我覺得這倆可能、很大可能,也有點兒聯係。

李治=唐太宗天天養著帶著的,李治跟禦前彈琵琶的宮人,肯定也是有個一段時間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這是創作初衷啊……

因為曆史上的文學不錯、音樂不錯的皇帝,他們多少都會有音樂才女妃嬪的。所以唐高宗的王皇後、武後、韓國夫人、魏國夫人、蕭淑妃,完全就沒有提到她們會啥。特別是武後這種才女,都沒有提過她音樂出挑(雖然她本人挺喜歡音樂的,但個人技藝不是很出挑)是真的基本都有……

著名的:

漢武帝vs後宮記載的所有妃嬪“基本”都會歌舞藝,漢武帝好這口。

漢元帝勉強音樂小王子。他的後宮倒是沒有特別記載,那也是西漢太早了,他的後宮也不熱門,古代沒人八卦也實屬正常。但是唐高宗的後宮居然也沒人八卦,不科學。

漢成帝,自己音樂不錯,後妃們也大多都是幹這個的。

魏文帝vs郭女王,郭女王擅彈琵琶。

隋煬帝,據說傳說應該綜合素質很高,單史書上記載的,被他搶來的美人、少女、少婦,一般美人他都看不上……看上了也很快就厭棄了……質疑什麼都不該質疑隋煬帝後宮的綜合素質。

唐太宗專門找大師、樂人、樂官教授妃嬪宮人們音樂。

唐玄宗vs後宮記載的所有妃嬪都會歌舞藝,除了王皇後,武惠妃都會跳舞。

後唐莊宗,李存勖他媽專門給他培養能唱能跳的女侍。

李後主,後宮基本都會。

宋徽宗,有專門教授妃嬪詩書、歌舞的機構。【宋仁宗,好這口,有專門的宮廷機構,宮廷歌女舞女有的靠歌舞成為妃嬪。兩宋宮廷學詩書歌舞的環境挺好的,身份低微而得寵的宮人們的才華勉強都還行。】

文學家+音樂家

多情的詩人+音樂+浪漫的才子,不搞音樂才女,在古代不太現實。而且文學家詩人、音樂家、浪漫的才子,這幾個標簽一定是重合,就是一個會音樂的詩人,他不可能不浪漫,而且大概率長得也不賴。

漢武帝顏值不詳,漢元帝應該長得還行(馮昭儀、傅昭儀、王皇後對他都還挺有感情的)唐太宗顏值不詳,一般不醜。宋徽宗長相應該尚可,因為他兄長宋哲宗是個美男,女兒茂德帝姬是美女,他本人是個太醫臉。

剩下的這群詩人+音樂家身份的皇帝,可都是史書記載的美男啊,有的還是大美男啊。所以唐高宗不至於顏值掉隊、又是後宮歌舞才藝掉隊吧?不至於反常到如此地步吧?所以大概率他也喜歡歌舞才藝出挑的美女,所以琵琶女給安排進來了,曆史上有聯係,應該不突兀……

溫彥博:《舊唐書》彥博善於宣吐,每奉使入朝,詔問四方風俗,承受綸言,有若成誦。聲韻高朗,響溢殿庭,進止雍容,觀者拭目。

《新唐書》善辭令,每問四方風俗,臚布誥命,若成誦然;進止詳華,人皆拭目觀。

陳叔達和溫彥博的眾人觀感是差不多的,但後者是風度和形神更高一籌,而不僅僅是顏值。所以,還是陳叔達美。

其他初唐容止記載的不論,反正沒有陳叔達這種又有正麵顏值描寫,又有側麵烘托的。

父子顏值參照:以父親美貌,【不要臉地】推測兒子也美。

劉文靜是美男,他那個造反早死沒水花的兒子劉樹義,竟然也被記載是美男,這個就很值錢了,完全就是透明人。史書隻記載了他是劉文靜兒子、唐太宗要把女兒嫁給他、他造反、他是個美男。

唐太宗看在劉文靜對大唐有功(對他有功)的麵子上,讓美男劉樹義娶他的公主,也有劉樹義自己美麗有點才幹的緣故。

同理——

杜荷:父親杜如晦是美男。對大唐有功(對秦王有功)的麵子上,讓杜如晦兒子杜荷娶公主。不僅如此,杜荷娶的還是嫡女公主,也是唐太宗六七個愛女之一,縮小範圍就是五個愛女之一,城陽公主在愛女裏絕對可以排二三四名的!所以杜荷肯定有駙馬裏的前1/3素質。

並且杜荷還是唯一一位:尚公主,獲封郡公+不小的官職。這是駙馬都尉裏的【獨一份】,有杜如晦的緣故,恐怕也有杜荷自身算是比較優秀的原因!對比劉文靜劉樹義父子。

房謀杜斷相亞,且房玄齡比杜如晦更得寵一些,房遺愛也娶了唐太宗“五個愛女之一”,唐太宗對房遺愛也挺好的,挺受寵愛的。

【正史上】高陽公主和房遺愛感情還算挺好的,幫著丈夫房遺愛奪嫡奪爵(辯機是野史筆記)。夫妻感情無非是顏值性格才學個人素質,故而房遺愛顏值和個人素質不會差的。

綜上所述,杜荷的個人素質,可以拿劉樹義和房遺愛作參照。給他定個劉樹義的顏值和才幹,應該沒什麼大問題吧?素質能力方麵,他確實是太子李承乾造反團體裏上躥下跳的核心人物中心人物,他和太子關係應該是挺鐵的。

趙節:父親趙慈景是美男,因為姿表過人而被李淵招為駙馬。老媽長廣公主是李淵比較寵愛的女兒,並且老媽跟後夫楊師道關係很好,所以老媽顏值性格才學個人素質應該還算可以的。所以趙節大概率顏值應該還算可以的。